选自人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走近残疾人》教学设计 哈尔滨市华山小学 马燕茹 《走近残疾人》教学设计 哈尔滨市华山小学 马燕茹教学目标: 1.情感与态度:体会残疾人在生活上的困难,尊敬而不歧视残疾人,燃起对残疾人的同情和关爱之心,培养学生的爱心。2.行为与习惯:能尊重残疾人,设身处地为残疾人着想,能力所能及地、热情地帮助他们解决困难。3.知识与技能:认识到残疾人生活上有许多困难,了解残疾人身残志坚的事迹,了解社会对残疾人的关心与帮助,并具有初步的搜集资料、获取信息的能力。4.过程与方法:通过换位体验、故事交流、资料搜集、小组讨论等活动,体会到帮助残疾人是每个公民的责任。教学重点:体验残疾人的生活,并由此产生对残疾人的尊重、理解和友爱。 教学难点:增强学生尊重、友爱残疾人的情感。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准备:1. 学生:观察了解我们身边的残疾人生活情况及残疾人自强不息的事例。2. 教师:a、收集一些残疾人成功的故事 b、活动时需要的简单材料——蒙眼的深色布、用手势演示的内容; c、录像:1.聋哑学校学生的校园生活。 2.上课班级学生的课间活动.d、歌曲《爱的奉献》。 教学过程:一、 导入 师:看到我们四年五班的同学这样端正的坐姿这样明亮的眼睛,我真高兴。我知道咱们班的同学个个聪明活泼可爱。于是,前几天我录了一些咱们班活动时的镜头,想看看吗? (录像:学生课间活动) 师:看得出来你们都很开心,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玩着自己喜欢玩的游戏,与自己的伙伴谈论着有趣的事,看着蓝天白云绿树红花,听着优美的音乐。可是同学们是否留意到,同一片蓝天下,还生活着一个特殊而困难的群体--残疾人。师:课前请同学们收集有关残疾人的资料,谁愿意先来与大家交流一下.(评价学生的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师:谁来介绍一下自己身边的残疾人生活情况。师:据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推算,中国目前各类残疾人总数为 8296万人。其中残疾中听力、语言残疾占25.6%,他们在无声的世界中是怎样生活、学习的呢?让我们首先来看看与我们同龄的聋哑小伙伴学习的画面。师:看了他们学习的画面,你们有什么感受,谁来谈一谈。 (学生谈感受)师:是啊,残疾人是一个多么特殊的群体。他们或者在漫漫长夜里摸索,或者在无声世界里生活,或者是靠轮椅、拐杖延展自己的人生。今天就让我们走近残疾人,来了解一下他们的生活。 (板书:走近残疾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