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数学——“周长”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 41 的例 1、42 页例 2 的内容。教学目标: 1. 通过观察各种实物和图形,使学生理解周长的意义,并学会动手测量不规则图形周长的方法。 2. 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通过实践操作,探究周长测量策略,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及概括能力。3.理解和掌握求长方形的方法。4. 发展学生的空间概念,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动手操作、合作探究及概括能力。教学重点难点:使学生建立周长的概念,理解周长的意义,会测量计算各种物体和图形周长。教具准备:每个同学都带一片树叶、一颗五角星、一个长方形、一枚 1 元硬币、一个正方形、一条绳子、水彩笔、一把直尺。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今天,石老师带来了许多漂亮的图片,你们想知道吗?老师展示各种图形,你们要说说是什么形。你们觉得这些图形漂亮吗?老师有一个想法:老师想将这些图形制作成漂亮的小相框,镶上金色的边。可是在制作中遇到问题:每个图形要多少镶边材料呢?多了浪费,少了不好看。你们什么办法呢?老师取出一颗五角星,请同学们来指一指、说一说。再取出一片月牙请同学指一指。刚才同学们比划的是什么呢? 教师演示:我们从任一点出发,绕着它的边线走了一周,又回到这一点,那么这一周的长度就是这节课我们要认识的数学王国里的一位新朋友,名叫周长。(板书:周长)二、实践感知,探究新知。 1. 建立“周长”概念。(1)“周长”朋友的名字里体现了它的哪些特点。课件出示:树叶、游泳池、操场的周长。 (学生拿出手指跟着画一画) 看看书本上是怎样介绍“周长”的,打开课本 P41,读一读。 “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是它的周长。” 通过书本和同学的介绍你了解“周长”这个朋友吗?课件出示概念 (2)质疑“封闭”。(学生解答:头尾相接。)小结:所有线段、曲线首尾相接才是封闭图形。(3)课件出示找一找、小练笔,并说明理由。 2. 实物的周长。 (1)其实“周长”朋友就在我们身边。 A、钟面的周长在哪?指一指,摸一摸。 B、长方体盒子一面的周长在哪?B、课本封面的周长在哪? (2)周长到处都有,你身边有吗?现在我们开展找周长的游戏,找出来同桌互相说一说。(3)活动汇报,你都找出了什么图形的周长。远一点的是黑板。请同学上台演示一下。(4)描一描,描出下面图形的周长。 3. 周长测量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