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课 马克思:献身于实现人类理想的社会(一)人教版语文第六课 马克思:献身于实现人类理想的社会(一)人教版语文第六课 马克思:献身于实现人类理想的社会(一)人教版语文惜分飞 题富阳僧舍作别语,赠妓琼芳宋 · 毛滂泪湿阑干花著露,愁到眉峰碧聚。此恨平分取。更无言语空相觑①。断雨残云②无意绪,寂寞朝朝暮暮。今夜山深处,断魂分付,潮回去。第六课 马克思:献身于实现人类理想的社会(一)人教版语文【简介】 《惜分飞》,词牌名,此调初见于毛滂《东堂词》。又名《惜双双》《惜芳菲》、《惜双双令》等。双调、五十字,仄韵。亦有五十一、五十二、五十六字等体。毛滂 (1055 ?— 1120 ? ) ,字泽民,衢州江山 ( 今属浙江 ) 人。哲宗元祐间为杭州法曹,苏轼曾加举荐。官至礼部员外郎,知秀州。一生仕途失意。其词颇受苏轼、柳永影响,却也别具一格。有《东堂集》《东堂词》。【注解】 ①觑 (qù) :集中视力看,这里是凝视意。② 断雨残云:喻男女分离的痛苦。第六课 马克思:献身于实现人类理想的社会(一)人教版语文【故事】 副题标明这首词是题写在僧舍的“作别语”,且是赠送给一个歌妓“琼芳”的。这词可见是毛滂青春恋情的真实纪录,写的是情人诀别,后会无期的无尽忧愁,无限伤心。你的眼泪打湿了栏杆外的花朵,让花朵好像带着了露水;你的忧愁使你紧皱眉头,好像遥远的山脉聚集着一抹碧青。这种离愁别恨我们感到同样的沉重。简直说不出什么话来,只好白白地互相凝视着。好像断雨残云一样凄惶、愁人,使我们毫无意趣。你走后我会朝朝暮暮,寂寞孤独,无限凄凉。今夜寄宿在这山深的地方,似乎听到钱塘江水拍打沙岸的阵阵响声。我把思念你而悲痛的魂灵交托给了潮水,让它给你带回去。第六课 马克思:献身于实现人类理想的社会(一)人教版语文第六课 马克思:献身于实现人类理想的社会(一)人教版语文(2010 年高考重庆卷 )阅读下文,完成第 14 ~ 17 题。在春天里观察两只鸟陈峻峰不是一棵,也不是两棵,而是一排水杉,在我居住的城市的东南,向天空高高地直立着,高过了那些栗树、梧桐、刺槐和雪松。第六课 马克思:献身于实现人类理想的社会(一)人教版语文两只鸟,我们权且可以称它们为山喜鹊吧,在早春里飞来。我以为我认识它们,我以为它们是去年的那一对。它们的巢还在,也就是说它们原来的家还在,经过了去冬的那场大雪,看上去好像依然完好无损。而且,就一只鸟巢而言,它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