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岁的际遇》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积累和丰富自己的语汇。(2)学习叙述、议论、抒情相结合,材料安排精当合理的写法。(3)感悟文章字里行间跳荡的诗意和透着的灵气,体会文章的表达效果。【过程与方法】(1)这是一篇抒情性很浓的散文,可采用不同的方式朗读,利用工具书默读。了解大意配音乐听读,感知文章结构特色,配乐朗读,感受情感脉络:重点段落赏读,使情感得到升华。(2)圈点勾画优美的字词和语句,体会在具体语境中的妙处,并用卡片或笔记本积累这些字词、语句。(3)阅读过程中学会提出问题、思考问题或在讨论中理解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知识的海洋,教育的启迪,使人的心灵海阔天空,使人的智慧充分提高,使人渴望生活,渴望创造,渴望在无际的天空自由飞翔。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感悟文章字里行间跳荡的诗意和透着的灵气,体会文章的表达效果。(2)体会作者展示后来居上、与众不同的个性和勃发向上的追求与热情。(3)积累和丰富自己的语汇。【难点】体味、感悟作者在文章中揭示的北大的精神实质。课时安排2 课时教与学互动设计第一课时(一)创设设情境 导入新课导语一:(音乐、诗歌朗诵):露我在嫩绿嫩绿的草叶尖上我在张开惺忪睡眼的花心里我没有向人们说:“勿忘我”清晨和黑夜我白生又自灭袁不是星星的眼泪也不是璀璨的明珠我就是我一滴纯洁的甘露很少有人注意我,我不抱怨那——又有什么要紧?阳光妩媚的清晨我会升华成一朵美丽的洁白的云一个美丽的露珠,一首清新的小诗,一段青春的旋律,同学们,你可知道它出自哪位大诗人之手呢?她,不是大诗人,她是一个 13 岁的女孩,她叫田晓菲。导语二:同学们,十二三岁正是充满幻想、憧憬未来的年龄,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梦想,“志当存高远”,只要去努力,我相信你们最终会取得喜人的成绩,梦想一定会实现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活生生的例子!一个十三岁就走迸北大校园的少年——田晓菲。她在五六岁时,在家长的引导下读了很多诗和其他文学作品,是个不折不扣的“小书呆子”,后来,她又学写作,并在初中时出了第一本诗集。她的诗作还获得了“世界儿童诗歌比赛”的国内奖,十三岁时,她在天津十三中读初中时,被北京大学英语系破格录取,后来,她又考取了出国留学。这篇文章是她十六岁时,也就是她读三年级时,为纪念北京大学建校 90 周年写的。导语三:同学们,青春时节,是人生的春天,是孕育理想、确立志向的最佳时期青春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