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七年级班级1-10 班学科语文课题《月亮上的足迹》第 1 课时 总编制人邓永明审核人七语组使用时间第十六周星期使用者七语组学习目标1、 速读课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2、 理清文章思路,了解人类登月的知识。3、 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培养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重点:学习快速阅读科普文的方法。难点:能抓住文中叙事的线索,理清内容;品味关键语句的内涵。学法提导:借助工具书解决字词,了解作者及作品。朱长超,1944 年 10 月生,上海人。1967 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化学系,后又攻读哲学方法论专业,主要从事思维科学的研究。曾出版过《科技革命的步伐》、《思维》、《思维的历程》、《思维探索》、《开发自我》、《20 世纪科学发现纵横谈》、《珍惜我们的家园》、《认识自我》、《人生的智慧》等多部著作。1、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注音写出汉字。(1)áng( )首挺立 (2)轨道( ) (3)椭圆形 ( )(4)小心 yìyì( ) (5)铁锹( ) (6)狭 zhǎi ( )2、解释词语昂首挺立:一叶孤舟:遥遥在望:小心翼翼:3、搜集有关描写月亮的诗句。(不少于 6 句)展示主题一 :学法指导: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各小组同学自主完成下列问题:(1)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1神 木 县 第 五 中 学 导 学 案(2)在文中圈出下列时间,并写出此时的事件进展。1969 年 7 月 16 日上午:火箭发射后 2 分 42 秒:离地 9 分 5 秒:火箭发射后 13 小时 30 分:19 日晚 8 点 33 分:19 日晚 9 点 32 分:20 日上午 7 点 32 分: 21 日凌晨 5 点 17 分 40 秒:21 日 11 点 39 分: 11 点 51 分: 22 日 0 点 15 分:22 日上午 6 点 35 分:25 日凌晨 1 点 35 分 8 秒:展示主题二:学法指导:学生在充分阅读文本的基础上,小组合作完成下列问题,并向全班展示回答问题一:登月的全过程可分为几个阶段?试概括每个阶段的内容要点?2问题二:宇航员从登月到返航经历了多长时间?登月全过程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问题三:宇航员登上了月球后做了哪几件事?问题四:科学家为什么要收集月球上的土壤和岩石呢?登月有什么意义? 学法指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查阅资料,完成下列问题:1、以“月亮上的足迹”为题有什么含义和作用?2.试分析下列两个句子的表达作用各是什么?① “土星 5 号”火箭像巨人一样昂首挺立着,尖端直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