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幼儿读图能力的实践与研究论文摘要研究表明:3——8 岁是人的阅读能力发展的关键期,儿童需要养成阅读的习惯,形成阅读的能力,在阅读学习过程中能够独立思考,尽管他们识字不多,但是他们能够自己与书对话,成为自主的阅读者。那么,阅读也就成为了幼儿时期必不可少的一种活动过程。但是,由于幼儿的生活经验、学习能力的限制,在阅读这个过程中,成人的指导是必要的。那么,教师应该帮助幼儿提高的读图能力,使幼儿掌握一些基本阅读技能和方法,养成良好的自主阅读习惯和浓厚的阅读兴趣,让他们学会阅读、喜爱阅读,并终身受益。 关键词阅读技能和方法、读图、读图能力正文 “读图”是指在阅读图书类书籍时,幼儿按照画面顺序,观察画面的背景、色彩、人物表情、动作、神态及其常用符号等,从而知道图与图之间有着内在的关联性,使图像语言得到解码。“读图能力”就是通过读图的方式理解图书内容的一种能力。《纲要》明确地把幼儿的早期阅读方面的要求纳入语言教育的目标体系,提出要“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那么,教师怎样帮助幼儿提高读图的能力?怎样帮助幼儿掌握一些基本阅读技能和方法,使其养成良好的自主阅读习惯和浓厚的阅读兴趣呢?首先,我们通过调查研究法对幼儿的早期阅读情况、教师的早期阅读观念、家长的早期阅读观念等进行问卷调查。有计划、有步骤地收集和分析有关阅读教学方面的资源,为课题研究提供充足的事实依据。其次,通过网上搜索、翻阅各类杂志、书刊等文献资料法。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找到新的生长点和支撑性理论,有针对性地制订研究方案和指导实践研究。再次,在学习中不断实践,在实践中不断反思,在反思中再次学习、实践。通过观察、引导、反思、评价,分析寻找得失原因,不断总结、调整方案,在研究过程中进一步检验。最后,对方案实施过程及时回顾、反思,总结等方式获得以下成果或经验。一、幼儿通过对书本中图画的阅读和解码,逐渐从依赖性的阅读转变成为自主性的阅读。首先是对幼儿阅读习惯的培养。其次是帮助幼儿掌握读图的技能和方法,主要是在教学活动中进行,具体的内容和使用在第二点中,有详细的介绍。最后是通过多种途径丰富幼儿的阅读形式和内容,以及鼓励幼儿大胆表达故事的内容,从而提高阅读的兴趣。如此以来,我们实验班的孩子发生了以下的变化:1、幼儿的阅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