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主备人:贾子征课时:60教学目标:1、通过整理复习,使学生掌握因数、倍数、质数、合数等概念,知道有关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掌握 2 、5 、3 的倍数的特征,掌握求因数、倍数、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逐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教学重点:自主梳理知识,形成自己的认知结构。教学难点:辨析和理解知识间的区别和联系。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出示课题二、自主复习同学们回忆一下,有关因数与倍数我们学到了什么?介绍了哪些概念?复习目标1、掌握因数、倍数、质数、合数等概念,知道有关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2、掌握 2 、5 、3 的倍数的特征以及求因数、倍数、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一)复习自然数、整数、奇数、偶数、质数、合数。 1、在 2、3、0、91、0.25、1、65 和 50 中,()是自然数,()是奇数,()是偶数,()是质数,()是合数。 2、第 138 页第 2 题。(二)复习因数、倍数、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和互质数。 1、完成 141 页第 1 题2、判断(1)4.2÷0.6=7,我们说 4.2 是 0.6 的倍数。(2)24÷6=4,我们说 24 是倍数,6 是因数。 (3)是互质数的两个数一定是质数。() (4)两个质数相乘的积一定是合数。() (5)如果一个自然数是 6 的倍数,那么它一事实上是 2 的倍数。()让学生说出每个概念及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相关概念,并形成相应的知识网络。学生齐读复习目标学生根据题目要求写出答案,并集体交流。将其中的合数分解质因数。引导学生完成,集体订正。说明:“4.2 是 0.6 的 7倍”是对的,但几倍与倍数是有区别的。因数和倍数只在整数范围内研究。总复习三、课堂检测(三)复习 2、3、5 的倍数的特征。 做 138 页第 1 题 (四)复习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完成第 141 页第 2 题1、填空 在 2、3、0、91、0.25、1、65、121、71 和 50 中,( )是自然数,( )是整数,( )是奇数,( )是偶数,( )是质数,( )是合数。2、判断下面的说法是不是正确。(对的打“√”,错的打“×”,并说出理由) (1)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 ( (2)两个不同质数的公因数只有 1. (3)一个数的因数一定比它的倍数小。 (4)两个数的乘积一定是它们的公倍数。 (5)最小的质数是 1. (6)一个数的倍数都比它的因数大。 (7)24÷6=4,我们说 24 是倍数,6 是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