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题 1》教案 第 28 课时 时间 2016 年 11 月 13 日主备人 二次备课教学目标:1.了解内、外力作用的区别;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内容;火山、地震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2.结合实例,分析板块运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3.识别地质构造及其形成的地貌。教学重难点: 板块构造运动与地貌,地质构造与地貌,外力作用与地貌解决办法: 简图示意,在充分把握知识原理的基础上,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 将地表形态变化的过程、板块构造运动学说的阅读及理解、地质构造与地貌的关系形象地描绘出来;教学过程:【要点复习】二、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1、(1)板块构造学说: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亚欧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六大板块。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之中,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均在板块的消亡边界)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地带和环太平洋地震带。2、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1)概念:由○______留下的“痕迹”称为地质构造,形成的地貌,称为构造地貌。(2)形式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a.褶皱:强烈○________和○____________,可以使○__________发生弯曲,形成褶皱,它有○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基本形态。b.断层:岩层受力达到一定的强度,发生○________,两侧的岩层沿断裂面产生显著的○________,称为断层。在断层中两侧陷落、中间突起的部分叫○________,常发育成○________,如华山西峰;中间部分相对下沉的断层,形成○____________,常有典型的○________或谷地。3.火山、地震活动与地表形态(1)火山喷发是指○________喷出地表的现象,形成○__________、火山口等火山地貌。(2)大地由于○_____运动而快速震动称为地震;往往造成地壳○________和○______。【合作探究】探究点二 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探究材料】 探究点一1.珠穆朗玛峰在受内力作用抬升地壳的同时,又受外力的侵蚀作用,但仍以内力作用为主;渤海地区在受外力泥沙沉积的同时,地壳又在不断下沉,所以出现了这两种看似错误的地理事象。2.这一说法有一定的道理。因为在内力作用下,地壳发生隆起或凹陷,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而外力作用则对地表进行精心雕刻,使地形多样化。3.不符合。地球上由于自然界的原因,地表形态组成物质和内部结构都会不断发生变化,即在内、外力共同作用下使地壳物质处于不断运动之中,某些岩石被破坏,某些新的岩石又会重新生成。探究点二(1)② 背斜顶部因受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