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高中生克服考试焦虑的几点建议不少高中生可能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每次考试前的数天就开始紧张不安,睡不好觉,不能集中精力复习,且紧张程度随着考试期临近日益加重。特别是在进入考场后,往往出现心慌手颤、胃肠不适、尿频、焦躁不安、多余动作增加、注意力无法集中,对所学知识提取困难等症状,所有这些都是考试焦虑的常见表现。 高中生的考试焦虑是由多种因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其焦虑水平也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其中有学生自身的内部因素,同时也和学生生活学习的外部环境有密切关系。科学研究表明,轻度焦虑能够激发学生正确处理考试问题能力,而重度焦虑可能让这些学生对考试产生恐惧心理,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考试成绩,甚至还会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然而,与男生相比,女生更容易受周围环境或偶然事件的影响,自控能力弱,情绪稳定性差。因此,面对考试女生比男生更容易产生情绪波动;另外,学校招生社会就业等方面还存在男女差别,使女生对自我前途与未来的担忧甚于男生,因此非常重视平时的学习和成绩;其次,生理发育方面,在小学阶段,女生利用言语发展的特点,以机械记忆的方法获取知识而忽略了对知识的理解,到了中学后,随着对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要求的加大,女生已有的认知方式不适合,成绩有下降趋势,会造成焦虑。为了应对考试焦虑,我下面给出几点建议,希望能够帮助高中生努力克服焦虑对自己产生的负面影响。1.端正心态,以平常心面对考试。要端正学习态度,保持平常心,克服紧张情绪,这句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为了能够上重点学校,学生们埋头苦干,哪一门都是反反复复练习,恐怕漏掉任何一个知识点。但不知他们制订目标有没有从自身的实际出发,如果制订的目标与实际相差甚远,那达到目标的难度就可想而知了。2.积极创造和谐、适度的学习气氛。有效地降低考试压力是调节考试焦虑的首要措施。考试焦虑与考试密切相关 ,它常常随着考试的结束消失 ,但对于学生来说考试是不能避免的,因而应优先考虑在不影响正常学习情况下减压。教师应该对考生的学习能力、自觉性和心理承受能力有一个恰当的估计,改变那种“压力越大 ,效率越高”的错误观念。引导考生恰当地估计自己的能力,降低过高的学习目标,使考生保持适当的压力 ,重视学习过程而不要太计较考试结果 ,养成将考试当作业、作业当考试的习惯。3.加强心理素质的训练。心理素质不良者,常有一定的性格缺陷。如内向、易激动、自卑、自尊心强而自控能力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