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钢结构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16―2020 年) 为加快推进我市钢结构产业创新发展,力争到 2020 年建成国家重要的钢结构产业基地,根据《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钢结构推广应用及产业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渝府发〔2016〕2 号),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明确发展方向(一)桥梁钢结构。依托现有重点企业,强化自主研发,引进先进装备和技术,增强桥梁钢结构制造能力,提升我市企业资质水平,提高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二)空间钢结构。立足现有重点企业发展基础,巩固和提升重型钢结构制造能力,推动优势企业强强联合,进一步突破空间钢结构关键制造和安装技术,提升我市空间钢结构产业整体实力。(三)住宅钢结构。加快培育和引进钢结构龙头企业,完善钢结构住宅标准,构建钢结构住宅配套产品体系,扩大住宅钢结构规模,切实提高建筑质量、降低建筑成本,以高品质、低成本的产品拓展市场空间。(四)安全产业钢结构。聚焦安全产业未来发展方向,积极发展钢结构安全装备,着力打造智能化、人性化的安全产业钢结构产品,创新安全产业钢结构发展模式,助推产业快速发展。(五)设备钢结构。瞄准智能车库、电力通信装备、成套环保设备、大型设备等细分领域,建设完整的设备钢结构研发制造体系,培育一批设备钢结构制造企业,增强我市设备钢结构产品有效供给能力。二、培育产业集群(六)培育龙头企业。支持重庆钢结构公司、重庆建工工业公司、中冶建工重庆钢结构公司、重庆赛迪重工设备公司等优势企业,通过引进人才、升级装备、做强总包、提升资质、强化研发等举措,提升核心竞争能力。引导优势企业积极应用前沿先进技术,实施生产线智能化改造,开发重型、复杂、异型高端钢结构产品,提高有效供给能力。支持优势企业提升专业承包资质,扩大市场占有率。(牵头单位:市经济信息委;配合单位:市国资委、市城乡建委、各区县人民政府)(七)发展配套产业。鼓励本地钢企生产优质、差异性产品,重点生产耐候钢、桥梁用钢、大尺寸型材。鼓励设计单位积极采用高强度钢材,从以 Q235、Q345 为主逐步过渡到以Q345、Q390 为主。鼓励市政露天钢结构工程试点采用耐候钢替代常规钢材。支持传统建材企业向新型建材企业转型,积极发展与钢结构配套的楼板、内墙板、外墙板、预制部件、连接密封、建筑涂装、节能环保等产品。(牵头单位:市经济信息委;配合单位:市城乡建委、市科委、各区县人民政府)(八)优化空间布局。立足钢结构产业现状,因地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