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瑶海实验小学 何叶红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引导自学”教学思想,正是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是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让学生终身受益的一种教学方法。暑假期间我认真拜读了何炳章先生的《从教育原点出发—“自育自学”理论与方法》一书,何老向我们阐述了自己的教育理念。“所谓教育,就是教学生会自育;所谓教学,就是教学生会自学。自育,就是自己教育自己;自学,就是自己独立学习”。可见“自育自学”论揭示了教育的本质,凸显了教育教学的原点。自育自学能力是多维度的综合能力,是培养其他多种能力的基础和发端。身为教师,培养学生自育自学能力,才是最值得下的功夫。能够自育自学的学生,必有一定的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能力,而这种能力的源泉就在于学生的内在意识与意志力。从学习动机论上说,这是高层次的内在驱动力,是学生自我要求掌握知识、解决问题,而不是为了学习而学习,为了奖励而学习。教学生自育、自学,就是要培养学生这种学习的内部动机,心理学上叫认知内驱力。在有意义的学习中,这一内驱力是最重要、最稳定的动机,有赖于用一定的学习经验而慢慢获得的。我们在日常教学中,要教给孩子自育自学的方法,不如先调动起孩子学习的认知驱动力,狭义的理解也就是积极性。并在其过程中不断给予鼓励、调整改进方式于方法。让自育自学从心理层次上开展起来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帮助学生用自育自学的形式获得更多的知识树立终生学习的习惯和意识,享受终生。作为教师要教会学生自育自学,让孩子主动地学习,让孩子积极地生活。 要注重学生潜能的开发。“自育自学”就是要在充分了解每个孩子潜能的基础上,充分地把他们的潜能开发出来。鼓励他们去追求,去创造,从而让自己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现。教育教育就是教学生会自育;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会自学。这是“自育自学”论的核心理念。引导自学型课堂,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引导学生自学。遵循了自育自学的教育规律。“自学课堂”的教学流程是明确学习目标——交流自学情况——师生共同探究——学生自我小结——巩固自学成果。实行这样的教育模式以来,学生的自学能力大大提高了,真正实现了教是为了不教的教学境界教育,难在教少数不善自育的学生会自育;教学,难在教不善自学的学生会自学。那些后进生他们就不善于自育自学,需要老师在课堂上给他们更多的引导,而“自育自学”型课堂为每一位学生提供了自育自学的平台,引导“自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