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15-2016学年《诗两首》导学案VIP免费

2015-2016学年《诗两首》导学案_第1页
1/13
2015-2016学年《诗两首》导学案_第2页
2/13
2015-2016学年《诗两首》导学案_第3页
3/13
第2 课 诗 两 首1.了解诗人和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了解自由诗(新诗)的特点,掌握从意象、艺术手法等角度出发,深度解读诗歌的方法。2.品味《再别康桥》的音乐性,学习其用韵细密精巧,节奏和谐循环的音韵美。掌握《雨巷》所用的复沓、叠句手法和象征手法。3.把握诗歌的意象,领悟诗人的思想感情,培养对诗歌艺术细腻、灵敏的感受力和初步的鉴赏能力。1.雨巷,即下着绵绵细雨的小巷,是诗中“我”与“丁香姑娘”相逢又擦肩而过的地方,用这一意象作为诗题,引人遐想,具有丰富的象征意味。2.再别康桥,“康桥”现在一般译为“剑桥”,是著名的剑桥大学所在地,诗人曾在剑桥大学学习、生活;“再别”意味着是故地重游,充满眷恋意味。1.戴望舒(1905—1950) (1)雨巷诗人。原名戴朝安,又名戴梦鸥,浙江杭县(今余杭)人,是中国现代象征诗派的代表。因其《雨巷》一诗声名鹊起,因此又被称作“雨巷诗人”。他的笔名“望舒”出自屈原《离骚》:“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 。”望舒是神话传说中替月亮驾车的天神,美丽温柔,纯洁幽雅。 (2)诗歌作品主要有诗集《我的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灾难的岁月》《戴望舒诗选》《戴望舒诗集》,另有译著等数十种。 (3)作为中国现代派新诗的举旗人,他诗歌中蕴含的多种思想艺术气质,都显示着或潜存着新诗的发展与流变的种种动向。他的诗歌尤以其诗境的朦胧美、语言的音乐美和诗体的散文美为主要特色。2.徐志摩(1897—1931)(1)远涉重洋的求学者。浙江海宁人。现代诗人、散文家。1921 年赴英国留学,入伦敦剑桥大学。在剑桥大学学习的两年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 (2)新月派代表诗人。徐诗字句清新,韵律谐和,比喻新奇,想象丰富,意境优美,神思飘逸,富于变化,并追求艺术形式的整饬、华美,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著有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等。他的散文也自成一格,取得的成就不亚于诗歌,其中《自剖》《想飞》《我所知道的康桥》《翡冷翠山居闲话》等都是传世的名篇。 1.《雨巷》创作于 1927 年夏天,这是中国近代史上最黑暗的时代。反动派对革命者的血腥屠杀,造成了笼罩全国的白色恐怖。原来还热烈响应革命的青年,一下子从“火的高潮”堕入到“夜的深渊”。他们当中的一部分人,找不到革命的前途。他们在痛苦中陷于彷徨迷惘的境地,他们在失望中渴求新希望的出现,在阴霾中盼望架起绚丽的彩虹。《雨巷》就是一部分进步青年这种心境的反映。诗歌中感伤的情绪,不能笼统...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2015-2016学年《诗两首》导学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