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处着眼 小处落笔 -------小题材凸显大主题教学目标: 1、认识大主题是从小材料中体现的。 2、学会通过平凡的小人物小事情来抒写真情实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引导学生认识凡人小事中反映的深刻主题。2、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感悟生活。3、激发学生学习和创作的热情。教学重难点: 1、关注身边小事,挖掘生活哲理,反映社会主题。 2、以小见大的方法的探究与引导。教学过程: 一、倾听心声,引出目标: 1、激情导入。 同学们,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琐碎的生活小事,构成了我们生活的每一天。现实生活中,总有一些人和事感动着我们。让我们一起来倾听以为同龄人的心声吧。2、指名朗读学生考场作文《最令我感动的事》,引出本堂课的探究目标。 二、回顾经典,探究技法: 1、理解“小题材”、“大主题”、以及 “以小见大”的写作方法。①小题材 就是指个别人身边发生的小事情或某些角落里产生的微不足道的小现象或那些普普通通的小事物。②大主题就是这些小事情、小现象、小事物所揭示的深刻哲理或反映的社会情状。③以小见大就是要善于通过小事情来揭示真理、反映社会、开掘新意。 简单地说就是以小题材表现大主题。2、回顾七年级学过的课文: 《走一步,再走一步》、《散步》、《最后一课》、《土地的誓言》 (指名回答:任选一课,谈谈这篇文章是怎样以小见大的。) 3、集体反馈 4、阅读片段,探究作品是如何来体现“小”与“大”的? ①我常常想,生命是什么呢?墙角的砖缝中掉进一粒香瓜子,隔了几天,竟然冒出了一截小瓜苗。那小小的种子里,包含了一种怎样的力量,竟使它可以冲破坚硬的外壳,在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砖缝中,不屈地向上茁壮生长,昂然挺立。它仅仅活了几天,但是,那一股足以擎天撼地的生命力,令我肃然起敬! ---杏林子《生命 生命》(小:观察身边微不足道的小事。大:表达强烈的生命意识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②我回家看着还没动用的那瓶香油和没吃完的鸡蛋,一再追忆老王和我对答的话,捉摸他是否知道我领受他的谢意。我想他是知道的。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都不是。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不幸者的愧怍。 ----杨绛《老王》(小:聚焦平凡小人物的小事。大:一个社会总有幸运者和不幸者,幸运者有责任关爱不幸者,关注他们的命运,帮助他们改善处境。)③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