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实验设计第三节 实验设计 一、实验设计及评价标准一、实验设计及评价标准11 、实验设计(广义)、实验设计(广义):是指根据研究目的,经过周密的思考:是指根据研究目的,经过周密的思考而制定出的而制定出的整个研究工作整个研究工作的具体计划和安排(董奇,的具体计划和安排(董奇, 20020044 )。)。22 、实验设计(狭义)、实验设计(狭义):是指对人类或者动物的心理和行为进:是指对人类或者动物的心理和行为进行实验性观察时,对行实验性观察时,对控制条件控制条件的设计(的设计( Robert Robert SolsoSolso ,, 20022002 );包括如何选择被试、如何将被试分配);包括如何选择被试、如何将被试分配到各实验条件、如何控制额外变量以及如何收集数据到各实验条件、如何控制额外变量以及如何收集数据(( Randolph Smith, 2004Randolph Smith, 2004 );目的在于使研究者);目的在于使研究者观察观察到实验处理效应到实验处理效应(张学民,舒华,(张学民,舒华, 20042004 )。)。———— 第二节内容偏重于变量的界定和控制;而本节的内容第二节内容偏重于变量的界定和控制;而本节的内容侧重侧重变量与变量之间关系的考察,即自变量处理效应的考察。变量与变量之间关系的考察,即自变量处理效应的考察。 33 、好的实验设计的标准、好的实验设计的标准宏观评价(孟庆茂):宏观评价(孟庆茂):(( 11 )能够恰当地解决所欲解决的问题。)能够恰当地解决所欲解决的问题。(( 22 )恰当地控制实验中的无关变量。)恰当地控制实验中的无关变量。(( 33 )使实验结果有很高的可靠性。)使实验结果有很高的可靠性。微观评价(舒华):微观评价(舒华):(( 11 )使研究变量的效应最大化)使研究变量的效应最大化(( 22 )对额外变量进行有效控制)对额外变量进行有效控制(( 33 )使实验误差变异最小化)使实验误差变异最小化(( 44 )充分体现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内在联系。)充分体现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内在联系。 —— —— 构思效度和内部效度构思效度和内部效度 二、实验设计的分类二、实验设计的分类(一)心理实验设计的宏观分类(一)心理实验设计的宏观分类 真实验设计,准实验设计,非实验设计真实验设计,准实验设计,非实验设计(前实验设计与事后设计(前实验设计与事后设计 )) 真实验设计:真实验设计:就是通常所说的实验设计就是通常所说的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