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量纲及特殊值解题方法1.(08 北京卷)有一些问题你可能不会求解,但是你仍有可能对这些问题的解是否合理进行分析和判断。例如从解的物理量的单位,解随某些已知量变化的趋势,解在一定特殊条件下的结果等方面进行分析,并与预期结果、实验结论等进行比较,从而判断解的合理性或正确性。举例如下:如图所示,质量为 M、倾角为 θ 的滑块 A 放于水平地面上。把质量为 m 的滑块 B 放在A 的斜面上。忽略一切摩擦,有人求得 B 相对地面的加速度 a = gsinθ,式中 g 为重力加速度。对于上述解,某同学首先分析了等号右侧量的单位,没发现问题。他进一步利用特殊条件对该解做了如下四项分析和判断,所得结论都是“解可能是对的”。但是,其中有一项是错误的。请你指出该项。A.当=0 时,该解给出 a=0,这符合常识,说明该解可能是对的B.当=90 时,该解给出 a=g,这符合实验结论,说明该解可能是对的C.当 M>>m 时,该解给出 a=gsinθ,这符合预期的结果,说明该解可能是对的D.当 m>>M 时,该解给出 a=,这符合预期的结果,说明该解可能是对的答案:D解析:当 mM 时,该解给出 a=,这与实际不符,说明该解可能是错误的。2.(2009 北京)图示为一个内、外半径分别为 R1和 R2的圆环状均匀带电平面,其单位面积带电量为。取环面中心 O 为原点,以垂直于环面的轴线为 x 轴。设轴上任意点 P 到 O 点的的距离为 x,P 点电场强度的大小为 E。下面给出 E 的四个表达式(式中 k 为静电力常量),其中只有一个是合理的。你可能不会求解此处的场强 E,但是你可以通过一定的物理分析,对下列表达式的合理性做出判断。根据你的判断,E 的合理表达式应为( B )A. B.C. D. 当 x=0 时,E=0,C 项错,当 x 无穷远时,E=0 ,AD 错 选 B3.(2010 福建)物理学中有些问题的结论不一定必须通过计算才能验证,有时只需要通过一定的分析就可以判断结论是否正确。如图所示为两个彼此平行且共轴的半径分别为 R1和 R2的圆环,两圆环上的电荷量均为 q(q>0),而且电荷均匀分布。两圆环的圆心 O1和 O2相距为 2a,联线的中点为 O,轴线上的 A 点在 O 点右侧与 O 点相距为 r(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