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太丘与友期译文及练习 译文: 陈太丘跟一位朋友约定一同出门,约好正午时碰头。正午已过,不见那朋友来,太丘不再等候就走了。太丘走后,那人才来。太丘的长子陈元方那年七岁,当时正在门外玩。 那人便问元方:“你爸爸在家吗?”元方答道:“等你好久都不来,他已经走了。” 那人便发起脾气来,骂道:“真不是东西!跟别人约好一块儿走,却把别人丢下,自个儿走了。”元方说:“您跟我爸爸约好正午一同出发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人家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失礼。” 那人感到惭愧,便从车里下来,想跟元方握手,元方连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的大门。 一、解释加点字。 ⒈太丘舍.去 舍: ⒉尊君在不. 不: ⒊下车引.之 引: ⒋陈太丘与友期.行 期: ⒌去后乃.至 乃: ⒍相委.而去. 委: 去: 二、翻译 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待君久不至,已去。 三、写出下列句中省略的内容 过中不至:___________________ 去后乃至: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上文后,你明白了一些什么道理? 五、回答下列问题: 1、作者写元方责客“无信”“无礼”的用意何在? 2、文中塑造人物的主要手法是______描写。 六、古今异义词。 太丘舍.去 奋不顾.身 房舍.整齐划一 元方入门不顾. 三顾.茅庐 七、试揣摩下列句中人物的心理活动。 ⑴友人惭,下车引之。 ⑵元方入门不顾。 八、《陈太丘与友期》主要写的是哪两个人?分别归纳他们各自的性格特征。 九用一句话概括这则故事的大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