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电教媒体突破语文教学的重难点论文摘要:本文分析了电教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的举足轻重的作用,并提出多媒体教学有助于学生思维和启发创新。论文关键词:电教媒体,语文教学,重难点,创新能力 电教媒体技术传输教学信息具有多重感官刺激、传输信息量大、传输信息量高、传输速度快、交互性强等优点,其进入校园并逐渐得到普及,极大地弥补了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对于教学方法的诸多限制,把课本中抽象的概念化为具体可感的、特定的动手操作程序和观察程序,教师通过各种演示,将学生吸引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去,让他们在活动中比较、分析、综合,在一系列的感性材料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为更好地充分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同样也为教师在教学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创设了优越的条件,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运用电教媒体手段,化静为动,化抽象语言为形象画面,从而加深理解 教材中的某些内容比较抽象或复杂,学生感到陌生,教师也难以用语言讲清,使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很难突破这些重难点。电化教学的优越性之一,就是能把抽象的变为具体的,把不动的变为活动的,并启示学生去思考、去理解、去发现。 如《雨点》是一篇介绍雨点落进池塘、小溪、江河、海洋里的不同形态的文章。让学生初步认识池塘、小溪、江河和海洋,通过雨点的动态变化,认识它们的特点,激发对小雨点的喜爱之情。全诗共八行,四句,句式整齐,韵律优美。第一句抓住“池塘”里水波平静的特点,写雨点在那里“睡觉”;第二句抓住“小溪”潺潺流水的特点,写雨点在那里“散步”;第三句抓住“江河”奔腾不息的特点,写雨点在那里“奔跑”;第四句抓住“海洋”波涛汹涌的特点,写雨点在那里“跳跃”。用 4 个拟人化的词语生动地描绘了雨点落进池塘、小溪、江河、海洋里的不同动态。如果像过去一样,光靠苦口婆心的讲解,结果往往是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却一知半解。而运用电教媒体手段,效果就明显不一样了。 在讲授时,可将网上精选下载的相关图片影视在多媒体屏幕上,教师再引导学生结合课文中的“睡觉”、“散步”、“奔跑”、“跳跃”四个词描述雨点落进池塘、小溪、江河、海洋里的不同动态。这样学生不仅会感到非常形象直观,很轻松愉快地理解课文的内容,而且培养学生丰富的想像力,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运用电教媒体手段,创设感知氛围,培养审美能力 美育是人的全面发展中不可缺少的素质,语文学科中蕴含着丰富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