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奇葩—“信天游” 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西北民歌是中华民族的一块引以为豪的艺术瑰宝,尤其信天游更是以它节奏自由、音调高亢、情感奔放等浓郁的陕北特色为人们所喜欢。本课中选取的陕北民歌《赶牲灵》和《红军哥哥回来了》,上下两乐句构成的单乐段是“信天游”的常见结构形式,民歌手演唱时行腔吐字的方法,演唱时上滑音的自由延长和独特的前倚音等等都透露着浓郁的陕北特色。有人说:信天游是陕北人对生命的祭歌,是对爱情颂歌,它恒久的生命力来自广袤的黄土高原上生生不息的情与爱。本课就是要带领学生在音乐中走进西部,尽情地领略陕北奇葩—信天游独特的风采。二、教学对象分析:本课内容陕北民歌信天游,地域风格明显,音乐个性突出。做为 90 后的新新人类,学生们对于传统民族民间音乐了解不多,尤其对于距离广州比较遥远的陕北地区民歌,学生更是知之甚少。但随着阿宝等一批陕北地区优秀的民歌手的涌现,同时部分优秀电视剧中又穿插了信天游演唱表演片段,无形中为学生们接触了解信天游提供了一定的信息平台。初中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不喜欢墨守成规,对“新鲜”的事物感兴趣。依据学生的特点,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上,从学生熟悉的电视剧信天游演唱片段入手,结合视、听、唱、创、说等多种体验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感受陕北民歌信天游之美。三、教学目标:1、通过聆听和演唱独具风格的信天游代表曲目,展开积极的联想和探索,能感悟信天游节奏自由、音调高亢、情感奔放等风格特点及其表情达意的效用。2、乐于模仿民歌手演唱的行腔吐字方法,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赶牲灵》,能积极探究歌曲的节奏组合、旋律走向、歌词等特点。3、积极参与小组合作学习,能用《赶牲灵》的旋律进行歌词创编并演唱,能用自己的语言归纳和总结信天游的风格特点。四、教学重点:1、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赶牲灵》2、能感悟信天游节奏自由、音调高亢、情感奔放等风格特点及其表情达意的效用。五、教学难点:1、用自己的语言归纳和总结信天游的风格特点。2、用《赶牲灵》的旋律进行歌词创编。六、教学课时:一课时七、教学准备:教学课件、钢琴八、教学过程:(一)对比激疑:集体回顾演唱上节课学唱的西北民歌中号子代表曲目《黄河船夫曲》;教师范唱信天游片段。提问:两首歌曲有什么异同?体裁都是号子吗?提出课题:陕北奇葩—“信天游”。说文解字:“信天游”。设计意图:回顾加深对号子体裁的印象,同时对比激疑,引发学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