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高考复习纲要复习说明: 1、狠抓死分,确保大分。死分题:第一默写,第二选择题。大分题:作文,应该准备能娴熟运用的六则左右素材。既有经典历史素材,又有时新生活素材。 2、熟悉各大题的小考点,每个小考点做好充分的理论术语准备(如小说的“四步循环”答题法,小说情节作用类、环境作用类、标题作用类考点;散文结构思路句段作用类、语言艺术类、文学技巧类考点) 3、第I卷选择题,充分利用思维的严谨性、对常见设错方式的敏感性解题,杜绝感性化冲动。 第II卷主观题,坚持如下原则:围绕文学术语词组织答案原则(如果有)——分点给分原则——关键信息居首原则——先给观点后阐释原则。 以下为各考点的复习内容及解题方法的列举,请结合具体的考题,全面地梳理至少一遍,做到胸有成竹。一、语言知识考题 (1——4,12 分)1、语音题 【解题方略】注意常见多音字,形声字读音。 ①形声字以考察前后鼻音(en—eng /in—ing)、平翘舌(z—zh/c—ch/s—sh)为主 ②多音字,以义定音(意思不同,读音也往往不同),如“创”,“重创”中读一声,与伤痛的语意相关,“创造”中读四声,与新事物相关。 建议复习内容:总复习附录、手写体课内字音单、系列小练习2、字形题 【解题方略】重点在于辨别容易混淆的同音字和形近字。怀疑形近字法。容易混淆的形似字一出现在考题中,应条件反射般地将相关的形似字进行比对区分。如“鹜”与“骛”,“抵”与“扺”,“第”与“笫”。四字成语,用 ABAB 结构法 识别,“青山绿水”的青、绿是色彩相对,“山清水秀”的清、秀是抽象特征词。亦可用翻译语意法,如“平心而论”,我们知道它的意思是“平心静气地评论”,那么“凭心而论”就是错误的词组了。3、词语(成语)题此题一般由一个普通实词,一个普通虚词(连词、介词),两个成语构成。实词题,用区分近义词、形近词法。看到“敦促” ——想起“督促”,看到“面世”——想起“面市”,看到“不止”——想起“不只”;虚词题,语意逻辑分析法。比如,“反而”是反向递进,“而且”是顺向递进。“况且”,用于陈述语气,表补充说明,“何况”,用于疑问语气,表示退一步说。成语题,用望文生义法、褒贬分析法、谦敬分析法、对象分析法、重复累赘法辨析(如,“我突然恍然大悟”,因为“突然”与“恍然”重复,因此不能继续使用该成语)* 善意的提醒:生僻的成语可能是对的,不是认不到就错了。 建议复习内容:总复习附录、系列小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