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考纲】古代的土地制度 【考情】新课标全国卷——五年五考: 2012 年, T24 汉代抑制兼并 2013Ⅱ , T25 宋代不抑兼并 2016Ⅰ , T25 汉代田庄生产 2016Ⅱ , T26 宋代不抑兼并 2016Ⅲ , T27 明代租佃关系其他考试中心命题:海南卷—— 2 考均田制;大纲卷——明代租佃制稷王中学刘胜军 2017.3 整合土地制度 劳动是财富之父,而土地则是财富之母。—— 【英】威廉•配第《赋税论》★ 土地是我国古代最基本的生产资料。★ 土地制度,实质是土地所有制,即生产资料所有制。★ 土地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主要方面,是古代经济关系的基础★ 土地制度——赋税制度——经济制度① 土地制度演化反映生产力水平发展② 土地制度对生产力的发展有反作用③ 土地制度决定生产关系与阶级关系一、封建土地私有制的逐步确立1. 原始社会:土地公有制 如何理解这种土地的公有制呢?表现:氏族公有集体耕种平均分配实质: 生产力水平低下恩格斯说“一切文明民族都是从土地公有制开始的” “ 公田”、“私田”井田制商周时期以国有为名的贵族土地所有制 “ 雨我公田,遂及我私。” ——《诗经 · 小雅 · 大田》瓦解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诗经 · 小雅 · 北山》 方里而井 , 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 《孟子》 为保证国家赋税收入,春秋时期齐国管仲改革实行“相地而衰征”;鲁国在公元前 594 年实行“初税亩”,实际上就是承认了私田主人的土地所有权。“ 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卖买。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 —— 商鞅变法条令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确立生产力改革变法春秋战国一、封建土地私有制的逐步确立一、封建土地私有制的逐步确立1. 原始社会: 土地公有制2. 奴隶社会: 井田制实质:特点:② 土地实际上被贵族控制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① 受封者和耕作者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不能买卖和转让,要交贡赋。)时间: 出现于商,鼎盛于西周开始瓦解:春秋时期原因:表现:各国税制改革根因“ 公田”被抛荒, “私田”变私有生产力发展,铁犁牛耕的使用直因彻底废除:其他 荒地大量被开垦,兼并战争频繁战国时期 商鞅变法(从法律上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封建土地私有制君主私有自耕农私有地主私有政府掌握国家分配军功赏赐公田转化巧取豪夺土地买卖土地兼并二、封建土地私有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