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分一分》评课稿今天上午有幸听了刘老师执教的《分一分》这节课,我受益匪浅。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这节课中得到了充分的发挥,积极的思维、热烈的气氛等均给人以很大的感染。这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在数学领域中第一次接触“分数”这个概念,而且知识较为抽象。无论从其意义以及读法、写法都与整数有着很大的差异。学好这节课才能为今后继续学习分数等有关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刘老师这节课就是很好地采用了适合这节课本身又有利于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活动的方式,是在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发现、归纳的基础上认识分数,创造分数,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整节课给人以清新、流畅之感,让人不得不叹服刘老师深厚的教学功底,如行云流水般高超的教学艺术,是一堂“简单”中蕴涵“不简单”的好课。 纵观这节课的教学,有以下几个吸引我的亮点:一、将抽象知识具体形象化“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课的开始,刘老师用 4 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几个?如果有 2 个苹果 ,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几个?如果有 1 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几个?让学生体会到分数来源于生活,而且是在"平均分"的情况下才能产生分数。体验分数来自生活实际的需要,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兴趣。教师给学生提供充满活力的数学素材——(苹果),拉近了数学与生活的距离,让学生把对分数的认识与丰富的生活情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从而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全课奠定宽松有趣的学习氛围。二、创设问题情境,激起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课堂应是点燃学生智慧的火把,而给予她火种的是一个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刘老师通过旧知引发新知,首先出现分苹果这个问题情境,让学生产生认知冲突“半个怎么表示?”再用这个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大胆创造表示“一半”的方法。如画图、发明一种符号来表示等等。在此基础上,再引入“一半可以用 1/2 来表示”并让学生在多种表示方式的对比中,体会 1/2 表示“一半”的优越性,感受学习分数的必要性。让学生初步掌握分数的写法和读法,理解分数表示的具体意义。三、注重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刘老师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教学要求,注重分组活动,分工合作的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