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人教新课标版初中七上《古代诗歌四首观沧海次北固山下》第一课时教学设计VIP免费

人教新课标版初中七上《古代诗歌四首观沧海次北固山下》第一课时教学设计_第1页
1/4
人教新课标版初中七上《古代诗歌四首观沧海次北固山下》第一课时教学设计_第2页
2/4
人教新课标版初中七上《古代诗歌四首观沧海次北固山下》第一课时教学设计_第3页
3/4
人教新课标版初中七上《观沧海》、《次北固山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古代诗歌体裁的有关知识。2.品味语言,体味诗词意境。3.诗歌五首表达的思想感情。4.准确朗读并默写。能力目标1.品味诗句,感悟诗歌意境,培养赏读诗歌的能力,增强古诗文修养。2.了解诗歌情景交融的特点,培养学生朗读古代诗歌的节奏感。情感目标反复朗读中启发阅读兴趣,领会诗歌的意境美、语言美,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教学重点诵读;引导学生领会诗歌的意境美,感受诗歌的语言美。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意境,运用再造想像感悟诗歌内容。 教学方法1.朗读法。本课所选的五首古代诗歌,都是写景抒情的佳作,极富艺术感染力。有的气势充沛,景象宏阔;有的烘托点染,形象传神;有的以景寓情,蕴含理趣。指导学生注意节奏和韵律反复朗读,带感情地朗读,在朗读中体会诗的内涵,品出诗的情味。2.联想、想像法。这五首诗语言优美、精练,内涵丰富,留有极大的想像空间,鼓励学生充分展开联想和想像,从形神入手,领会感情。3.讨论、点拨法。教师艺术地设问,点拨最能体现意境的语句或诗歌的特点。课时安排2 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点]学习《观沧海》,感受诗中洋溢着的饱满激情,理解情景交融的写法;学习王湾《次北固山下》叙事写景的哲理美。[教学步骤]一、导语设计(从了解灿烂文学入手,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学习兴趣)同学们,谁知道在我国的唐代、宋代、元代分别有哪种文学体裁发展得最有成就?(学W w w .china ed u .com1生回答,教师明确:唐诗、宋词、元曲)的确,中国自古就是一个诗的国度,以古老的《诗经》发端,优秀的诗歌作品浩如烟海,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五首脍炙人口的诗篇。二、指导学习《观沧海》1.作者简介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在镇压黄巾起义中,逐渐扩充军事力量。“挟天子而令诸侯”后,先后灭吕布,败袁绍,逐渐统一了北方。建安十二年北征乌桓,大胜。次年率军南下,被孙权、刘备的联军击败于赤壁。他善诗歌,《步出厦门行》、《蒿里行》均用乐府旧题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气魄雄伟、慷慨悲凉。2. 写作背景:公元 207 年,曹操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七月 出卢龙寨,临碣石山。他跃马扬鞭,登山观海,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3. 内容简介。《观沧海》是曹操的名篇。公元 207 年,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人教新课标版初中七上《古代诗歌四首观沧海次北固山下》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