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哥的心愿》 教学实录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男孩对弟弟深深的爱,感受人间的兄弟情谊。2.借助旁批,读懂课文内容,了解保罗对男孩的一次次误解,以及男孩的美好心灵。3.明白“给予是快乐的”这个道理,学会关爱他人并享受给予的快乐。教学重点:了解保罗对男孩的一次次误解,以及男孩的美好心灵。教学难点:明白“给予是快乐的”这个道理,学会关爱他人并享受给予的快乐。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前谈话:1.作自作介绍。2.想想高兴的时候你们会怎么样?(笑)3.表情游戏教师说词语,学生表演。(害羞的笑—微笑—笑眯眯—哈哈大笑)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新课1.(板书:心愿)教师说自己的心愿。师:我的心愿是把这节课上好,和你们成为朋友。2.学说诉说心愿,教师适时点评。生:我的心愿是得到一件新衣服。生:我的心愿是考试得到 100 分。生:我的心愿是到北京去看奥运会……3.教师小结,转入新课。很高兴听到这么多的心愿,非常感谢孩子们愿意把自己的心愿与老师分享。心愿总是我们每个人内心中的强烈渴望,它总会从我们的语言、行动、神态中表露出来,今天,我们再次走进一位哥哥的心愿,透过他的语言、行动、神态去聆听他的渴望。(板书:哥哥的),学生齐读课题。(设计意图:开课从心愿入手,教师、学生之间互说心愿,通过交谈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同时也紧扣文章内容。)二、检测预习,把握大致内容1.师:哥哥的心愿是什么?生:给跛脚弟弟买一辆新车。2.师: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哥哥产生了这个心愿?生:在看见保罗的哥哥给他买了一辆新车的情况下。3.师:在心愿的产生的过程中,保罗对男孩产生了几次误解?生:两次误解。(设计意图:通过三个问题,检测学生的预习情况,把握大致内容,为下一步精读课文作好铺垫。)三、精读课文,体会误解(一)了解第一次误解师:第一次是怎样误解的?你从课文中的什么地方知道了第一次误解?生:第一次保罗以为男孩也想有这样的哥哥,送给他一辆新车。生:1—4 段。1.学生自读自悟师:请孩子们借助旁批细读第一次误解部分,看看男孩的那些语言、动作、神态引起了保罗的误解?用笔勾画,和同桌交流你的体会。(灯片出示自学要求,学生默读并在勾画,同桌互相交流,教师逐个指导。)2.学生汇报,品析关键词句(1)体会男孩的语言师:找到了吗?谁来说说?生:男孩“羡慕”的问话让我觉得他一定很想到这样的新车,所以保罗会误解他。师:其他同学找到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