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页 共 6 页思南县第九中学地理必修三(中图版)月考试题思南县第九中学 高二地理第一次月考(考试时间:90 分钟 命题人:廖汉荣)第Ⅰ卷(单项选择题 共 50 分) 一、选择题(25 个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多选、不选或错选均不得分。)1.产生自然区域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① 纬度位置 ②海陆位置 ③海拔高度 ④人口密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 ①③④2.关于秦岭-淮河一线地理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亚热带和暖温带分界线 B.半湿润地区和半干旱地区分界线 C.常绿阔叶林与落叶阔叶林分界线 D. 水田农业和旱作农业分界线读古诗:“五月炎蒸气,三时刻漏长。夏随风里热,梅逐雨中黄”,据此回答 3—4 题3.“五月炎蒸气”所描述的地理现象是 ( ) A. 夏季潮湿炎热的天气 B. 春季增温快的现象 C. 印度雨季来临前的天气 D. 春季潮湿炎热的天气4.这四句所描述的地区是 ( ) A. 东南沿海地区 B. 四川盆地 C. 台湾海峡两岸 D. 长江中下游地区5.青藏高寒区农作物分布在河谷中的最主要的自然原因是 ( ) A. 河谷地区土壤肥沃 B. 河谷地区气温较高,风力较小 C. 河谷地区人口稠密,劳动力多 D. 河谷地区有丰富的水源6.我国各大河流中,流经三大自然区的河流是 ( ) A. 长江 B. 黄河 C. 黑龙江 D. 珠江7.青藏高原以东,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地区全年都可生长农作物,主要原因是( ) A.1 月平均气温>0℃ B.1 月平均气温≥25℃ C.湿润地区水分有余 D.植被均为常绿阔叶林8.我国北方有些居民没有后窗,这反映出当地 ( ) A. 光照较强 B. 风沙大 C. 冬季寒冷 D. 雨水多 9.下列关于我国南北方传统民居的差异与对应形成原因的组合,正确的是 ( ) A. 北方民居正南正北的方位观比南方强——受宗教思想的影响 B. 从北到南,房屋进深、高度和坡度都逐渐增大——便于雨水的排泻和屋内通风纳凉 C. 建同等面积的住房,北方的建筑成本比南方高——北方地区地价和建筑材料价格高 D. 建同样高度的多幢楼房,北方楼房的南北间距比南方大——北方地区地广人稀 读“我国沿 32°N 所作的地形剖面图”,回答 10—12 题。10.A 地形区丰富的新能源是 ( ) A.天然气、石油 B.太阳能、地热能 C.生物能、核能 D.水能、风能11.A 地形区土地利用主要类型是 ( ) A.林地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