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二 中国近代史第六单元 近代经济、社会生活和文化第一部分 教材知识梳理 考点速记 考点 1概况:张謇是清末状元,中国近代实业家,提出“实 业救国”的口号。[ 2016 岳阳 35 、 2015 怀化 1 ] 19 世纪末他在南通创办大生纱厂,后创办了 18 个企业,参加 9 个公司的投资。[ 2016 娄底 38 ]结果:“一战”期间,张謇的大生纱厂等企业发展很 快,获利丰厚。“一战”结束后,列强卷土重来, 中国的民族工业逐渐萎缩,张謇的企业也开始 走下坡路。张謇兴办实业( 识记 )交通工具:鸦片战争后,火车、轮船、汽车、飞机逐 渐成为时尚的交通工具,便利了各地区之间的联 系。通讯工具: 1877 年,丁日昌在台湾架设电报线,这是 中国人自办电报的开始。[ 2016 衡阳 5 ]娱乐方式:( 1 ) 1870 年左右,照相逐渐代替传统的肖 像画; ( 2 ) 1896 年在我国首次放映电影, 1905 年,中国 人开始尝试自拍影片。 考点 2近代社会生活变化( 识记 )[ 2016 株洲 9 、 2015 衡阳 7 ]社会习俗:辛亥革命期间,易服饰、剪发辫、改称呼等 成为社会潮流。[ 2015 衡阳 7 ]【拓展设问】如何认识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社会习俗的 变化?( 1 )体现了经济发展和政治思想的要求,是社会发展 和进步的标志。( 2 )社会生活的变化,代表着人类历史文明发展的主 流趋势。( 3 )社会习俗的变迁是反封建思想和自由、平等等进 步观念渗透到社会习俗方面的表现。20 世纪初,清政府制订新学制,普遍兴办学校。 1903 年,清政府拟定《奏定学堂章程》,把学校分为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三个阶段。于 1905年废除科举制度。[ 2015 湘潭 6 ] 考点 3科举制的废除( 识记 ) 考点 4文学艺术成就20 世纪初,清政府制订新学制,普遍兴办学校。 1903 年,清政府拟定《奏定学堂章程》,把学校分为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三个阶段。于 1905年废除科举制度。[ 2015 湘潭 6 ]鲁迅:近代后期杰出的文学家,著有《呐喊》《彷 徨》等小说集,其中《阿 Q 正传》是中国近代 文学史上的杰作。[ 2014 益阳 9 ]20 世纪初,清政府制订新学制,普遍兴办学校。 1903 年,清政府拟定《奏定学堂章程》,把学校分为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三个阶段。于 1905年废除科举制度。[ 2015 湘潭 6 ]( 识记 )徐悲鸿:近代著名画家,他的《奔马》融会中西画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