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瑟》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人论世,了解李商隐凄美的一生。2、有感情地朗诵本诗,提高思索诗歌意旨,体味诗歌意境。3、诵读鉴赏中感悟诗人的那一份“深情”与“痴情”教学重点: 透过鉴赏感悟诗人的“深情”与“痴情”。教学难点: 透过鉴赏感悟诗人的“深情”与“痴情”。教学过程:一、导入(大屏幕打出)“笔头仙语复鬼语,只有温李无他人”这是大诗人元好问的一句诗,请同学们猜一猜,这里面提到的是哪两个人?(温庭筠、李商隐)由元好问的这句评价大家可以读出李商隐诗歌什么样的特点?(朦胧、幽渺、内涵多重、)经得住时间考验的作品才能成为永恒,李商隐的那一首首诗便穿越了唐风宋雨、明雪清霜,与我们会面,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他压卷之作——《锦瑟》。(板书)二、教学过程1、倾情诵读古人强调“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诗歌阅读尤其这样, 反复诵读可帮助大家在有意无意之中感受诗歌的声韵美, 思索诗歌意旨, 体味诗歌意境, 把握诗人情感。可以说, 诵读是读诗的基础。下面我们就来朗诵这首诗,初步感受李商隐的情怀。学生自由朗读、分组朗读(比一比哪组读出了感情、读出了韵味)、指名朗读、齐读互相评析读的优缺点读后请同学们谈谈你从诗中读出了什么样的情调和氛围。提示:从“思”“梦”“泪”“惘然”等词可感知到,全诗笼罩着迷惘、凄美、哀伤的情调氛围。2、鉴赏诗歌(1)解题★诗的题目是《锦瑟》,但也有人认为这是一首无题诗,你同意哪种观点?请说说理由。(《诗经》《古诗十九首》题目的形式;全诗共八句,有两句写锦瑟,足可见锦瑟的重要性;听或看到锦瑟而触景生情)★据史书记载 “太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悲,帝悲不止,故破其瑟为二十五弦。 ”锦瑟之音即凄婉之音,“诗言志”李商隐借凄婉的锦瑟之音来表达内心的凄苦。★我们也知道,李商隐的《无题》诗是最多的,大约有 17 首,哪位同学能背诵一下你所熟悉的无题诗吗?★那李商隐为什么要写哪此多的无题诗呢?是真的不擅长命题吗?当然不是,那什么时候不起题目呢?(政治上陷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生活中痛失爱妻,一连串的不幸对诗人的打击是巨大的,大痛则无言,大悲则无泪,无题诗所创设的朦胧的意境是需要读者细细地品味阅读的。)(2)自由鉴赏★请同学们再次齐读这首诗,思考:全诗的总纲是哪一联?(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律诗的尾联是诗人感情宣泄的闸口,这首诗最后写到:“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此情为何?同《红楼梦》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