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学院强校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一、建设目标紧密围绕学院《高职强校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建设目标,全面提升信息学院专业建设水平,深化校企合作内涵,强化团队业务能力,提升科研项目层次,改革内部管理机制,提高专业社会影响力与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各专业能够在区域内、行业内的同类高职院校中起到带动和引领作用,为学院全面实现《高职强校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目标作出贡献。 二、主要任务与举措(一)高水平专业建设1、优化专业布局。将与分院优势专业关联度低的室内设计技术、装潢艺术设计进行整合,分设专业方向,探索实施“专业加方向、通识加主攻”的培养模式,使人才培养进一步符合社会需要;对第一志愿率报考率低的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进行调整,围绕区域产业发展方向,重新明确专业办学定位和专业特色,并更名为数字传媒艺术,使专业设置符合区域战略新兴产业发展需求。2、提升专业建设水平。遴选移动通信技术、工程测量技术为重点建设专业。利用 3 年的时间,将 2 个专业建设成为建设理念领先、培养模式先进、工学结合特色鲜明、师资结构合理、教学条件优良的优质专业。其中,力争将移动通信技术专业建设成为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国家级骨干专业,将工程测量技术专业建设成为在省内和东北区域内具有领先水平的省级骨干专业。3、强化专业支撑保障能力建设。每年争取不低于 500 万的专项资金用于专业建设,加大通信专业群高精设备投入,落实“互联网+”物联网基地建设项目,助力完成学院精准农业示范中心建设;建设满足通信专业群一体化教学需求的共享型生产性实训基地 1 个;建成国家高职规划教材 2-3 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 1-2 门,积极参与数字资源素材库、教学资源库、网络示范课建设,以及国家专业教学标准和实验实训装备技术标准制订工作。(二)高水平校企合作1、推进中兴合作项目建设。抓好中兴 ICT 行业创新基地项目的运行和管理工作,发挥合作项目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科技研发等方面的示范引领作用,推动移动通信、计算机网络、物联网专业整体发展。3 年内,建设技术研发协同创新中心 1 个,校企合作应用技术研究开发团队 1 个,服务企业创新示范基地 1 个。2、深化专业校企合作。工程测量技术专业以重点专业建设为契机,在稳定合作企业数量,提升合作企业质量的基础上,与 1-2 家业内知名企业在订单培养、课程建设、团队建设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移动互联应用技术专业在巩固与海康软件、长城宽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