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写人记事的散文课 序 题 目 作 者 学 习 目 标 7 记念刘和珍君 鲁 迅 1.理清文章思路,体会作者的悲愤之情。 2.学习记叙、抒情、议论相结合的表现手法。 8 小狗包弟 巴 金 1.学习文章精巧的构思和布局技巧。 2.体察作者对小狗包弟的感情变化,学习作者勇于自我解剖的精神。 9 记梁任公先生的 一次演讲 梁实秋 1.体会作者情感,把握梁任公先生的形象。 2.学习细节描写及侧面烘托的人物描写方法。 学法提示1. 整体着眼 , 把握内容。学习写人记事的文章 , 要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写了哪些情节 , 透过这些情节 , 表现了人物怎样的性格与精神 ; 或者看文章的核心事件是什么 , 作者借此要表达怎样的思想情感或反映怎样的社会现实。2. 细处揣摩 , 体会手法。经典作品的佳妙处不仅体现在整篇的高屋建瓴、浑然一体上 , 在细节处也往往匠心独运、耐人寻味。因此 , 在整体把握内容大意的基础上 , 对文中的细微处要多加揣摩 , 仔细品味 , 如《记念刘和珍君》中鲁迅先生的语言特点 , 《小狗包弟》的开篇方法 ,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中的细节描写等 , 都需要我们细细品味 , 咀嚼鉴赏。3. 体会精神 , 升华情感。优秀的散文作品往往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 , 对文中人物的精神品质、作者的人格魅力 , 都应当深入挖掘、细细品味、切实体会 , 并最终内化为自己的精神力量。如鲁迅的刚正不阿、巴金的忏悔意识、梁实秋对师长的敬爱之情等 ,都是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7 记念刘和珍君惯于长夜过春时 鲁 迅 惯于长夜过春时, 挈妇将雏鬓有丝。 梦里依稀慈母泪, 城头变幻大王旗。 忍看朋辈成新鬼, 怒向刀丛觅小诗。 吟罢低眉无写处, 月光如水照缁衣。 [赏析]此诗作于 1931 年 2 月,是鲁迅得知柔石等爱国青年遇害消息后所写。全诗以“长夜”为背景,以爱憎为线索,巧妙而严谨地把“长夜”中发生的一系列事件编织在一起,展示了一幅旧中国的漫漫长夜图。首联以“惯”字串起两句,概写了作者长期辗转的战斗生涯;颔联揭示了造成这种苦难的根本原因;颈联既表达了作者对死难者的深切哀思,又抒发了作者面对敌人屠刀的不屈豪情;尾联进一步揭露了现实的黑暗,表达了哀思,拓展了意境。全诗构思严密,意境深沉,语言凝练,真挚感人。 背景助读知识链接基础梳理《记念刘和珍君》是鲁迅先生为纪念在“三一八”惨案中死难的烈士而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最初发表于 1926 年 4 月 12 日《语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