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真理是: 因为“有用”而“真”,还是因为“真”才“有用”?前面一种观点是典型的实用主义观点 .提问:如何理解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一、真理是客观的1 、人的认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有正确和错误之分 .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与客观对象相符合的认识与客观对象不相符合的认识真 理谬 误真理的基本属性是客观性 2. 真理最基本属性是客观性3. 真理只有一个,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真理在形式主观,内容上是客观的,客观性乃是真理的根本属性。因为:第一,真理的内容来自于物质世界的客观事物及规律,真理的内容不依赖于人和人类的主观意志;第二,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社会实践。 为什么? 下雨是好事还是坏事? 当谷物播种完毕,接连五个小时下雨,这雨对谷物有益吗? 当已经积涝成灾,天还下倾盆大雨,这雨对庄稼是有益的吗? 离开一定的条件,不好判断一种认识是不是真理。 三角形内角之和等于 180 度,这是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提出的定理。在此之后的两千年里,人们一直把它当作任何条件下都适用的真理。随着航海事业的发展和人们对于球面认识的不断深入,这一定理的局限性逐渐暴露出来。 19 世纪初,俄国数学家罗巴切夫斯基:在凹曲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小于 180 度。随后德国数学家黎曼提出:在球形凸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大于 180 度。由此,人们关于空间的观念发生了革命性的转变。 二、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1 、都有自己的使用范围——真理的条件性2 、不断发展与完善——真理的具体性真理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只要超出这个范围,哪怕是一小步,真理就会变成谬误。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在寻求真理的过程中,真理与谬误往往相伴随而行。 1981 年4 月 21 日,美国成功发射并返回世界上首架航天飞机哥伦比亚号,使可重复使用的天地往返系统梦想成真。 1986年 1 月28 日: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升空72 秒后爆炸,包括一名教师在内的7 名美国宇航勇士丧生 。里根总统曾说,在冒险扩大人类活动领域的过程中,这类痛苦事件在所难免,可是“未来不属于怯懦者,未来属于勇者”。 哥伦比亚号失事后,我们应该怎么看待航天技术呢?我们又该如何看待自己的挫折呢?我们对航天(地球月球认识)能不能一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