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融入了天地万物的灵性,构建了人类的精神家园,传承了人类的文明,记载着人类的喜怒哀乐。本单元里,我们在浓浓的叙事中感受到弃妇的怨愤,在细腻的心理描写中体验了士兵的思乡之情,在真挚的抒情中聆听屈原的爱国诉说,在曲折的故事中仰望刘兰芝凄美的爱情!这节课,让我们继续穿过时间的隧道,徜徉于诗歌的王国,走进陶渊明的田园世界,感受作者高尚的情操。情境导入归园田居陶渊明【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陶渊明的生平及其诗歌的基本特征。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自己动手合作探究的能力;初步形成欣赏古典诗歌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领悟诗人的田园情怀,追求自由独立的精神品格。[ 教学重点 ]1 、领悟诗人憎恶官场,热爱田园,追求自由的思想倾向。2 、背诵全诗。[ 教学难点 ]初步形成欣赏古典诗歌的能力。[ 教学准备 ] 多媒体[ 教学方法 ] 诵读式、讨论式、启发式[ 教学时数 ] 1 课时【鉴赏步骤】采用检查预习的方法导入新课学习。 1· 让学生谈谈自己所了解的陶渊明。 2· 检测学生对陶渊明作品的掌握情况。 知人论世 第一步陶渊明又名: 字:自号:谥号: (时代)最杰出的诗人,他的诗情感真实,诗味醇厚,风格平淡,语言清新自然。 开创 诗一派,为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潜元亮五柳先生靖节先生东晋———田园 义熙元年( 405 )8 月的一天,担任彭泽县令的陶渊明听说郡里派了督邮(代表太守督察各地的官员)来县巡视。县吏劝他穿戴整齐的官服去迎见督邮。陶渊明生平最恨那些狐假虎威,以督邮为名敲诈勒索的官员,气愤地说:“我决不能为五斗米(指俸禄)折腰,去迎奉伺候这种乡”里小人。 他推说在武昌的妹妹病故,要去奔丧;只当了八十多天的彭泽县令就挂冠解绶,辞官归田了。不为五斗米折腰讲一个故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夹岸数百步,中无杂草,芳草凄美,落英缤纷” ——— 《桃花源记》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 《五柳先生传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思考 : “归园田居”的意思明确的告诉我们要回到园田生活 , 那么它的题眼是什么 ? 在这个明示信息下还潜藏着哪些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明确 : 从何而归 ? 为何而归 ? 归 归向何处 ? 归去如何 ? 眉目传情既然“归”字是题眼,标题只是明确告诉我们要回到园田生活,那么在这个明示信息下面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