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死海不死》教学实录-鲁教版VIP免费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死海不死》教学实录-鲁教版_第1页
1/7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死海不死》教学实录-鲁教版_第2页
2/7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死海不死》教学实录-鲁教版_第3页
3/7
《死海不死》课堂教学实录雨叶凌风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领会掌握科学小品的特点2、学习体会文中采用的几种常用的说明方法3、体会引用神话传说的作用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概括能力2、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积累死海的地理知识,认识自然,保护生态环境,学习与自然和谐共处,共同发展教学重点:学习掌握文中采用的说明方法教学难点:1、分析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2、引用神话传说的作用教学准备:1、课前导入小实验的实验器具:盐水、清水、烧杯、鸡蛋2、教师收集死海的相关资料,设计多媒体教学课件3、预计课堂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4、教师确定对学生进行指导和评价的方法。教学方法:问题意识教学法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请注意看,把一只鸡蛋放到一杯普通的水里,你看到了什么?(鸡蛋沉到了水底)。这里有一杯被施了小法术的水,现在,我把鸡蛋放入,你看到了什么?(鸡蛋浮在水面上)这是怎么回事?哪位同学知道我施了什么法术?(这是一杯浓度足够大的盐水)看来同学们都认真预习了《死海不死》这篇课文,下面就让我们随着作者的思路,看看这“海”为什么冠之以“死”字,既是“死”海,标题又为什么称为“不死”呢?一、出示学习目标:1、了解本文的说明对象,理清文章的文体特点2、学习体会本文采用的主要说明方法3、认识自然,保护生态环境,学习与自然和谐共处,共同发展 [说明]运用多媒体展示目标,抓出关键词语,以红色加着重点的形式展现,便于学生快而牢固的把握本节课的基本要求和方向,以达到指导学生全程有效学习的目的。二、整体感知: 1、死海有什么特点? 2、试划分文章的段落结构。 [结合上述问题速读课文,自我感知,因为学生较好的预习了课文,同时所设两个问题难度很低,紧贴课文基本内容,稍做小组讨论交流,即可让学生举手回答。引入竞争机制,从该环节开始每答对一题可得 10 分。学生可自选题目,积分以小组为单位,充分调动小组合作互助探究的积极性,发展提高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生 1:第一段告诉我们死海具有“水中没有生物,海边寸草不生”的特点,第二段告诉我们死海具有“人在其中不会下沉”的特点。生 2:我认为死海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第四段告诉我们的“含有大量的矿物质,特别是氯化钠含量很高,海水的密度大于人体的密度”。如果没有这个特点上面两个特点根本不可能存在,所以我认为这才是死海...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死海不死》教学实录-鲁教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