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约农村改革经验”调研报告为深入贯彻总结推广“塘约经验”的部署,遵照专题会要求由省委政研室牵头组成联合调研组,在多次赴塘约村调研、对相关资料进行研判的基础上,于 4 月 22 日—25 日赴塘约村再次集中蹲点调研,同有关领导、乡村干部、农民群众进行了交流座谈,深入了解塘约村改革发展情况。塘约村总面积 5.7 平方公里,耕地面积 4881 亩,辖 11 个村民组,总人口 921 户 3393 人。2013 年塘约村还是全省最贫困的村之一,主要表现在:一是收入水平较低。农民收入只有 3786 元,只占全省平均水平的 70%,有贫困户 138 户 600 人。“三留守”现象突出,空心化比较严重,最多时候有 1100 多人外出打工,其中70%以上是年轻人。二是生存环境较差。由于种地不赚钱,30%以上耕地撂荒,“破石板、烂石墙、泥巴路、水凼凼”是其真实写照2014 年 6 月一场洪水冲毁了房屋和道路,让塘约村雪上加霜。三是村级组织较弱。村级经济基本无积累,村干部说话没人听、做事没人跟,没人愿当村干部。村民等靠要思想严重,人人争当低保户、户户争要救济粮。乱办酒席敛财现象严重,村民人情支出不堪重负。如何抓住主要矛盾、化解面临的现实问题?塘约村党支部书记左文学组织全村党员和干部群众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讨论。塘约村党支部因势利导、因地制宜,坚持党建引领、改革推动、合股联营、村民自治,把准群众“拔穷根”的心愿,于 2014 年 7 月成立农村综合改革办公室,以“三变”改革为抓手,做好农村改革这篇大文章。2016 年与 2013 年相比,经过 3 年的努力,全村经济社会、村容村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创造了贫困地区追赶跨越、全面小康的奇迹。一是实现了从贫困村到小康村的转变。农民收入 10030 元,增加了 6000 多元,80%的农户户均年收入 3 万元以上,50%的农户建起了新房,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建成了村文化广场、林荫小道、健康步道、自行车道等基础设施,被评为贵州首届“十佳美丽乡村”。二是实现了从后进村到先进村的转变。村级集体经济收入 202.45 万元,增加了 198.53 万元,村级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增强了,社会风气变好了,人心变齐了。如今的塘约村被誉为“精神焕发的村庄”,到处充满了生机和活力三是实现了从封闭到开放的转变。农业产业示范园建设初具规模在合作社内部组建的运输公司、旅游公司、建筑公司等经营实体保障了全村劳动力充分就业,外出务工人员从 860 人减少到 5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