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6 加几学情分析:大部分学生入学前,接受过学前教育,但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有少数几个孩子的数学成绩较差。刚跨入小学,对学校的一切都感到陌生和不适应,但他们天真、活泼,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可塑性强。大部分学生对课堂学习不太适应,课堂上集中注意力较短,根据这些情况,在教学时,应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注意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让学生爱教师、爱数学,并通过以后的学习,体会到学数学的乐趣和作用。有个别学习比较自觉,主动性较强,上课精力比较集中,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能认真完成。一、 教学目标⒈ 学生进一步理解“凑十法”,能正确熟练地口算 8、7、6 加几。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抽象及概括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类推能力。⒉ 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经历自主探索的学习过程,得出计算8、7、6 加几的各种计算方法。⒊ 养成认真学习、积极思考、勤于动脑的良好习惯,渗透“普遍联系”的辩证观点。二、教学重点正确计算 8、7、6 加几的口算题。三、教学难点能从 9 加几的计算方法中迁移到 8、7、6 加几的式题,并正确计算。四、教学具准备课件、小棒。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⒈ 周末,几个小朋友结伴到公园玩,8 个小朋友去买门票,然后,又来了 5 个小朋友的情景。⒉ 提问:谁愿意给大家说说这幅图的意思?⒊ 思考:根据这些信息可以提出什么问题?生:有 8 个小朋友去公园买门票,又来了 5 个小朋友,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应该买多少张门票?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1.根据图意,列出算式。(1)提问:要求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怎样列式?生:8+5=13(2)思考:8 加 5 等于几?你是怎样算的?2.小组合作讨论。要求:请同学们两人为一组,互相说一说你们怎样计算 8+5 的?如果有问题,可以借助小棒帮忙摆一摆。学生合作讨论。3.小组汇报交流。生 1:我们是数的,数了数这些小朋友一共有 13 个人。生 2:我们小组是这样想的,第一次来了 8 个人,然后接着往下数,9、10、11、12、13,一共有 13 人。生 3:我们是把后来来的 5 个小朋友中的 2 个人先和 8 个人凑成 10个人,10 个人再加上剩下的 3 个人,一共是 13 个人。生 4:我们是把 8 个小朋友分成 5 个小朋友和 3 个小朋友两组,然后把这 5 个小朋友和后来来的 5 个小朋友凑成 10 个人,10 个人再加上剩下的 3 个人,一共是 13 个人。师:你们觉得这几种方法哪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