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歌声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 6 个生字,会写 10 个生字,掌握“淙淙”、“龇牙咧嘴”、“鼻涕”、“剃头”、“小辫儿”、“拽住”、“吆喝”等词语。 2.引导学生读懂课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我们”对老师诚挚的爱,教育学生树立尊敬、热爱老师的优秀品德。 3.帮助学生学习作者通过典型事件,抓住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的描写,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方法。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读懂课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我们”对老师诚挚的爱。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通过典型事件,抓住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的描写,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方法。课时安排:3 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指导学生认识 6 个生字,会写 10 个生字,掌握“淙淙”、“龇牙咧嘴”、“鼻涕”、“剃头”、“小辫儿”、“拽住”、“吆喝”等词语。 2. 初读课文,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第 1 页 共 5 页 同学们,看到这个课题,你想到了什么? (这是谁的歌声?为什么说这歌声是永远的?文章中的故事和歌声有什么关系?……) 好,请带着你的问题,开始学习课文。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默读课文,划出生字、生词,借助字典或结合上下文理解字义或词义。 2. 全体反馈交流自学生字情况。(略) 3. 指名读全文,想想课文写了什么内容? 交流:指名说——补充说——教师小结 4. 再读课文,找出文章中描写事件的部分。 交流:第 2——10 自然段 三、 初读质疑。 自由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 交流:学生针对课文内容提出不懂的问题,教师梳理问题。 四、 布置作业: 1. 抄写生字、词语。 2. 熟读课文。第二、三课时: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读懂课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我们”对老师诚挚的爱,教育学生树立尊敬、热爱老师的优秀品德。 2.帮助学生学习作者通过典型事件,抓住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的描写,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 引导学生读懂课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我们”对老师诚挚的爱,教育学生树立尊敬、热爱老师的优秀品德。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 2 页 共 5 页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学习作者通过典型事件,抓住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的描写,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课文。 回忆,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略) 二、回应学生课前质疑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