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化问题学生更需要爱的智慧王冰 李再湘老师的《教师专业成长导引》一书中李老师在强调“用心”上提出了“四要”,即:一要有责任心,二要有进取心,三要有持久心,四要有仁爱心。读后很受启发,其中的一段话,引起了我的共鸣,也唤起了我的回忆,感慨万千…… “……在转化后进生方面要舍得付出自己的爱心,要有耐心等待他们的进步。爱学生就要以真诚、平等、信任的态度对待学生,就要宽容学生的过错,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但教育是严格的爱,应谨防老师片面地理解‘爱心’教育的内涵。” “真诚、平等、宽容、信任、严格”,这就是李老师对“爱心”全面的、精辟的诠释。李老师提到的“后进生”,我暂且把它称为“问题学生”。也许,我们都有过这样的困惑:对问题学生我付出了那么多的爱,给了他那么多的关怀,为什么他不领情?为什么他一点儿进步都没有?假如我们不是问问题学生为什么“不领情”,为什么“一点儿进步都没有”,而是问自己对问题学生的教育还要怎样改进和完善,就可能获得新的思路,就可能对问题有新的认识。从这个思路出发,我们会发现,对问题学生的教育,教师不是缺乏爱的情感,而是缺乏爱的智慧。是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是真理;有了爱不等于有了教育,这也是真理。俗话说,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却是万万不能的。如果套用这句话来阐述问题学生的教育,或许下面这句话非常合适:没有爱是万万不能的,但有了爱却未必万能。我们常常以为,对于问题学生的教育,有了爱就能解决全部的问题,其实并非如此。转化问题学生需要爱的情感,更需要爱的智慧、爱的艺术。 案例:小黄,号称班里的“老大”。智慧囊:把准脉——透视问题抓本质 还没接手这个班级时就了解这是一个在学校出了名的“土匪”班,(纪律差而出名)其他班级的学生只要一提到我班就会毛骨悚然,小黄,就是我班的“土匪”头头,由此其他班主任也常用他来吓唬那些打架的学生。起初,我尽量寻找他的“闪光点”,借机对他表扬加鼓励,想由此而改变他的“好斗”。一段时间的“软”“硬”兼施,家校齐抓共管,并没有效果,他依然还是那个他,依然还是那个“让拳头说话”的“老大”。怎么办?还是继续观察,不得性急!又通过一段时间,我终于从他的言谈举止中找到了他的病因根源——不正确的价值观,(模仿电视电影中的黑帮老大)认为靠武力、靠义气,靠有一帮拥戴他的人,才能在学校,将来在社会上立足于是我试着从帮助他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入手开展转化工作:帮他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