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梯形的面积》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 88~91 页。教学目标 1、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经历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灵活运用公式解决相关的数学问题。2、通过观察、猜想、操作等数学活动,发展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获得解决问题的多种策略,感受数学方法的内在魅力。3、体验数学“再创造”的乐趣,获得个性化的发展。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梯形面积公式并会正确计算梯形的面积。教学难点:理解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教学准备:梯形学具、电脑课件。教学过程一、铺垫孕伏,以旧引新师:同学们,我们在学习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时,学到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方法,还记得是什么方法吗?谁来说说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面积是怎样推导出来的?(根据学生所述,教师用电脑演示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师:推导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面积公式时,我们都用到了转化的方法,把我们要研究的图形转化成已经学过的图形来发现它们之间的联系,进而推导出面积计算的公式。【设计意图】:采用多媒体演示,直观地再现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与此同时,唤起学生的回忆,沟通了新旧知识的联系,为新知迁移做好准备。二、设置情境,提出问题1、情境创设。(电脑演示)师:某厂家要为幼儿园制作一批桌椅,桌面是梯形的,上底 80 厘米,下底 120 厘米,高 70 厘米,做这样一个桌面要用多大的木板是求什么?(学生会异口同声说出“梯形的面积”,教师同步演示从实物图抽象出梯形图。)(教师板书:梯形的面积)【设计意图】: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使学生容易感受、体会到数学知识的实际意义及其用处。所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呈现梯形的实际情境,让学生感受计算梯形面积的必要性。2、提出问题。师: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梯形需要我们计算它们的面积,但是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我们还没有学过,你猜想梯形的面积可能与什么有关?你想怎样推导出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呢?学情预设:学生会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判断梯形的面积可能与它的上底、下底和高有关,并猜想推导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要把它转化成一个已经学过的图形,学生可能会说出平行四边形、长方形甚至是三角形。教师在这里要对学生的多种猜想都予以积极评价。师:同学们都有了推导公式的初步想法,不管你转化成什么图形,总的思路都是把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