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反思安岳实验小学 黄国兰这两天接连听了蒙老师的两堂阅读教学课,课后听了谭老师的点评,我不由深思自己的教学。我觉得自己在阅读教学中还真存在很多的不足,但也有自己一些比较好的体会,下面简要谈论一下自身的不足及感悟:1.没有全体学生的积极参与,缺少朗读环节。在课堂教学中,当我们让学生初读课文,充分地自读课文,进入研读时,老师提出一些较难问题时,很多学生往往不举手发言,能举手的也就那么几个,而当我们老师悄悄问那些学生时,他们往往是摇摇头,或者是说自己不会讲,这样,很多学生在课堂上只是装装样子,他们的阅读能力无法在课堂上得到提高。这样一久,班级中学生的两极分化就更大。另外,阅读教学离不开学生的朗读,朗读时最好不要边朗读边回答问题.2.学生自主阅读文本的兴趣不高。按照教材的课时安排,一篇精读课文我们应该用 2 课时去完成,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往往较难达到这个要求。当我们打算教一篇新的课文时,我们往往会发现,很多学生对课文都很不熟悉,也就是说,学生回家自主读课文的时间太少了,或者有的学生可能就没读,而且我们也发现,往往基础较差些的孩子更是没读课文,这样我们在课堂上操作起来就不是很顺利。从这一问题上,可以看出,很多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的兴趣不高。3.阅读课仍然是老师唱主角。阅读教学重要的不是你讲授了多少,而是学生学到了多少。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在阅读教学中,我们教师要更新观念,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强化学生的学习过程指导。课堂上要时刻关注学生的思考,尊重他们正确的见解。新课程标准注重学习过程,现在我们提倡小组自主互助合作学习,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老师一定把握时机,给他们恰当的学习方法指导。4.老师准备不充分。阅读课并不仅仅是学生的读练,而是在老师的适度引导下了解大意,完成题目要求,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所以,我们老师要精心钻研课文,不要轻率抱着课本进课堂。另外,学生对世界的认识,他们的人文、历史、地理、科技、体育、卫生、环境、生活、习俗和风土人情等方面知识的多寡,直接影响他们的阅读理解。教师在教学中应善于激活学生知识网络中这方面的知识,使他们产生联想,培养他们发散性思维的能力。在学生缺乏相关的基础知识时,应给予适当的提示和与学生进行必要的讨论,因为全新的信息是无法被加工的。由于新教材话题的广泛性,学生对课文内容不一定熟悉或仅部分熟悉,这正是他们的兴趣所在。因此阅读量越大,获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