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 “运动和力”专题复习(二) “ 牛顿第一定律”和“二力平衡” 复习目标:1、描述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2、概述惯性的概念,能用惯性解释有关常见现象。3、概述二力平衡的概念,说明二力平衡的条件。4、应用二力平衡条件解释有关问题。5、根据物体的受力情况,解释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 如上图所示,用力推放在桌面上的书本,使其在桌面上 运动,然后停止用力,观察书本的运动情况。运动需要力的维持?运动不需要力的维持哪个说法正确? 课本探究实验:小车运动状况与阻力的关系在水平桌面上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物体,让小车自斜面顶端从静止开始滑下,观察小车在不同表面运动距离。结论: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 ,运动的距离 。 小 远推测:如果小车不受任何力,情况又会怎样呢? 一、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原来静止的,将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课内练习]1. 研究牛顿第一定律的根本方法是 : ( )( A )日常生活中的某些经验得出( B ) 从斜面小车实验直接得到( C ) 科学家大胆的猜想( D ) 在实验的基础上,经科学家推理概括出来的D 2、如图,一小球受重力作用沿斜面向下加速运动,当小球 离开斜面时,突然一切外力都消失了,那么它将( ) A、立即做匀速直线运动 B、竖直向下运动 C、立即停止运动 D、渐渐停止运动 A3、下列运动一定要施力的是 ( ) A、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B、物体做曲线运动 C、物体处于静止状态 D、以上三种情况都要施力B 二、惯性定律一切物体都具有保持原有的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的性质,这种性质叫做惯性,牛顿第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1、常见的惯性现象 a. 奔跑中的人受绊而跌倒。 2、惯性应用[课内练习]1、如图,氢气球用绳子系着一个重物,共同以1 m/s的速度匀速竖直上升,到达某一高度时,绳子突然断开重物将 ( )A、继续上升一段,然后下落 B、立即下落C、以原来的速度一直上升 D、以上说法都不对b. 汽车启动时,乘客向后仰;紧急刹车时,乘客前倾。c. 撞击锤子把柄,可以使锤头紧套在把柄上。A 2、讨论题(看动画):已经投出的炸弹,为什么还会跟着飞机一齐飞行?[科学广场]: 我们知道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但是物体惯性是有大小的。运动状态容易改变的物体,我们说它惯性小,反之惯性就大。例如,用同样大小的力投掷相同体积的铅球和皮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