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内容: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 P43——P45二、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2、能运用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规律进行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通过总结规律的过程,培养观察比较、概括的能力。三、教学重难点重点:发现并掌握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的规律。难点:理解小数点位置的移动为什么会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授1、复习旧知。出示题目:比较大小:0.26 和 0.260 1.500 和 1.5 1.42 和 14.2 50.2和 5.02。学生完成后,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在一个小数的末尾添上或去掉“O”,不改变数的大小,其原因在于没有移动小数点的位置。而后两题,因为小数点的位置发生了移动,所以数的大小也发生了改变。2、导入新课。小数点的位置移动了,小数的大小到底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小数点移动带来的小数的大小变化。板书课题: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二)探索发现第一环节 探究规律教学例 1。1、课件出示教材第 43 页情境图,让学生根据连环画的内容,讲一讲这个故事。指名回答,老师板书:0.009m、0.09m、0.9m、9m。引导学生思考:小数点移动与金箍棒的长短有什么关系?2、小数点移动后引起小数怎样的变化?把 0.009m 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小数的大小有什么变化?(1)0.009m 等于多少毫米?(板书:0.009m= 9mm)(2)移动 0.009m 的小数点。 向右移动一位,变为多少毫米?大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板书:0. 09m= 90mm,扩大到原来的 10 倍)向右移动两位,原来变为多少?是多少毫米?大小有什么变化?(板书:0. 9m= 900mm,扩大到原来的 100 倍)向右移动三位,原来又变成多少?是多少毫米?大小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板书:9m= 9000mm,扩大到原来的 1000 倍)师:小数点可不可以向右移动四位、五位甚至更多位?(可以,所以我们要在移动位数和扩大倍数的后边点上省略号)3、观察比较。根据这道例题,小数点向右移动会引起原来怎样的变化?你能总结出规律来吗?在学生充分发表意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总结出: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来的 10 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来的 100 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来的 1000 倍……继续讨论:如果从下往上观察这一组式子,你又有什么发现?在小组内交流后汇报。师生交流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