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工程建设招标投标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 要:本文针对我国建设工程项目招标投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建议措施,以期促进我国工程招投标的健康有序的发展。关键字:招投标;根源;对策;网上招投标1 引语从上世纪 80 年代中期,我国工程建设市场逐步推行招标投标制度,30 多年来,在政府的引导下建设施工市场已逐步规范,形成一定体系,但以此同时,利益的驱动使得部分业主、投标人、招标代理人等开始了各种违规操作。在巨大的利益驱动下,各种规避、破坏公开招投标的行为和问题时有发生,部分行业、项目存在规避招标、明招暗定、围标串标、低价恶意抢标等等现象,已经严重影响了招投标的严肃性和公信力1。违规操作行为从公开到隐蔽仍然出现在招标投标活动中并被披上合法外衣。面对各种各样的违规现象,现行的法律法规、招标文件、评标办法等显得相对滞后,对有些现象甚至束手无策,严重的阻碍了招投标工作的健康发展。本文结合《合同法》的相关内容进行阐述。2 建筑工程项目招投标中存在的问题2.1 围标串标行为围标也称为串通招标投标,它是指几个投标人之间相互约定,一致抬高或压低投标报价进行投标,通过限制竞争,排挤其他投标人,使其中某个利益相关者中标,从而谋取利益的手段和行为。一些外地挂靠建设企业,自身并不想实际承包工程建设,其主要目的是通过炒作转让工程来坐收渔翁之利。而有些招标单位与投标单位之间或者投标单位与投标单位之间采取不正当手段,对招标投标项目进行串通,从而使所有投标人的投标报价“高位运作”,以排挤竞争对手或者损害投标者利益。 这样的行为使市场缺失公平、公正、公开,有以下几个显著危害:一、扰乱了市场秩序,逃避了主管部门的监管,易滋生腐败现象,因为围标具有隐蔽性,很难觉察出来。二、围标直接伤害了其它投标人的合法权益,使真正有能力的投标人不能得到公平竞争。三、当无标底或采用合理价中标时,由于投标人的串标行为使得中标价超过合理范围,从而扩大了招标人的成本,使业主利益受损。2.2 盲目压价行为有的投标人抱着先拿到项目再说的心态,盲目的压价,由于投标前过分压低价格,施工单位为了获得必要的利润,千方百计地偷工减料,在购买材料时,施工企业钻清单和合同的漏洞,尽量选用次品或劣质产品,在施工时不按施工规范操作,减少材料、人工、机械的投入, 在人力投入上,尽量使用廉价劳动力( 未经培训或技术等级低的工人) ,甚至包工头后期自身也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