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两首》(乡愁) 导学案学习目标:1、积累诗中名句。2、感知《乡愁》创造的意境及表达的情感,理解和掌握诗人将抽象感情化作艺术形象的艺术构思3、体会《乡愁》中诗人在不同时期、不同环境下思乡爱国的深厚感情。 学习重点、难点:体会《乡愁》中诗人在不同时期、不同环境下思想爱国的深厚感情。【学习流程】 一、回忆“乡愁” 乡愁,是中国诗歌一个历久常新的普遍主题。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有许多写“乡愁”的名句,你能写说出几句?明: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贺知章)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二、走进作者余光中,台湾当代著名诗人、散文家和评论家。 祖籍 福建永春, 1928 年出生于南京,1949 年离开大陆赴台,已出版诗集、散文、评论和译著 40 余种,代表作品有诗集《舟子的悲歌》《钟乳石》《万圣节》《莲的联想》《白玉苦瓜》《与永恒拔河》等。文学大师梁实秋评价他是“右手写诗,左手写散文,成就之高一时无两”。三、申请诵读,读出诗韵(一)诵读指导1、自由读诗,初步体会。2、习惯读诗,把握节奏。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3、感悟诵读,控制基调。要求:语气、语调舒缓深沉,语速稍慢,要注意节奏,要抑扬顿挫,要包含感情,层层递进,感情越来越深,第 4 小节达到顶峰。(二)初读感受 请你谈谈这首诗形式上都有哪些突出的特点?明:四个时段“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啊”、“而现在” 和数量词“一枚”“一方”“一张”“一湾”的使用,使诗歌整体结构上整齐划一,富有结构美; 形容词“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一咏三叹,富有音乐美;长句和短句的交错运用,使句式富于变化美。四、优美解读、读出诗意。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让我们感受到了凄凉的秋景和作者心中落寞断肠的情怀。这个意境主要是通过诗中具体的形象如枯藤、老树、昏鸦等领悟到的,这些就是意象。因此,要领悟诗歌的意境美,要从寻找意象入手。 1、找意象:作者在诗中是借助哪些意象表达自己抽象的情感的呢?明:诗人分别选用“邮票”、“船票”、“坟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