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数学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学生刚学完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和整十数,再学习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和整十数对多数学生来说不算困难,他们可以利用已掌握的知识通过迁移来突破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根据这一点,本节课在教学设计上主要突出以下几点: 1.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应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选择学生身边感兴趣的数学问题,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因此,在教学时,把教材中的情境图进行了创编,充分利用情境图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为学生能顺利地进行知识迁移做好铺垫。 2.让学生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究中感知算理。 《数学课程标准》在学生评价中提出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发展性评价。为让每一位学生都能理解算理,本节课主要通过让学生摆小棒、拨计数器来理解,使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探究新知。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 课件 计数器 学生准备 计数器 小棒 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 (课件出示复习题) 1.口算下面各题。 73+2 95+3 67+4 88+5 76+20 59+10 48+30 34+10 (1)指名口算,并说明算法。 生:个位加个位,十位加十位。 (2)观察这些算式,它们有什么特点? 生:都是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或整十数。2.把上面的算式“改加为减”并出示: 73-2 95-3 67-4 88-5 76-20 59-10 48-30 34-10 观察这些算式,它们有什么特点? 生:都是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或整十数。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和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和整十数,既巩固了前面学习的重点内容,又自然而然地通过“改加换减”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在形式上和算理上进行了巧妙的铺垫,为知识的迁移做好了准备。 二.学习新知 1.导入新课。 师:孩子们,老师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一(1)班的“小小图书角”正式开业了,同学们借书的积极性非常高,我们也去看一看吧。(出示情境图) 师:从图中你们了解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看图回答) 有 35 本故事书,借出 2 本。 有 35 本动漫书,借出 20 本。 师: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1)还剩多少本故事书? (2)还剩多少本动漫书? 师: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应该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教学,从学生生活中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