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第二节 马卡连柯的教育思想( 1888 ~ 1939 ) 马卡连柯肖像 马卡连柯肖像(一八八八~一九三九) 高尔基工学团团员在行进 高尔基工学团例会 马卡连柯墓碑 一、马卡连柯的生平及著作 出生于乌克兰一个铁路工人家庭 17 岁开始教师生涯 年轻时深受布尔什维克及高尔基作品的影响 26 岁进入波尔塔瓦师院学习,毕业时获金质奖章,仍返教育岗位 1920 年响应政府号召,主动请缨,组建波尔塔瓦少年违法者工学团, 1922 年改名为高尔基工学团 1927 年,创办捷尔任斯基公社 • 教育代表作:《教育诗篇》 1925 年开始写作, 1935 年开始出版 全书分为三部分61 章 第一部分(1 ~ 28 章)反映高尔基工学团的初创过程 第二部分( 1 ~ 18 章)描写高尔基工学团健康成长的过程 第三部分(1 ~ 15 章)描写高尔基工学团迁往库良日,并接管改造库良日工学团的经历 • 其他重要著作 《父母必读》( 1937 ) 《塔上骑》( 1938 ) 《论共产主义教育》 《儿童教育讲座》 《马卡连柯全集》(1949 ; 1988 年新版本) 二、 马卡连柯的教育思想 (一)对人的高度尊重和严格要求相结合 1. 制定此原则的依据 高尔基人道主义思想的影响 “ 我在想到教育学的时候,不禁怀着反感和怨恨:它已经存在了好几千年,有过多少著名的人物,多少辉煌的 思想,多少著作,多少纸张,多少荣誉……同时又是一片空白,连一个小流氓都对付不了。” “ 我的基本原则永远是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实在说,在我们的辩证法里,这两者是一个东西。” 2. 如何具体运用 ( 1 )反对遗传决定论及早期环境决定论,将每一位儿童都看作是有最大发展可能性的人 龙波罗索: 19 世纪意大利军医,犯罪人类学家,“天生犯罪论”者;认为产生犯罪心理的主要原因是先天生理特点所致 ( 2 )教育原则及措施:不许追究儿童的过去,只关注 将来。其原因是: 尊重儿童的人格,视之为有巨大发展可能性的人 避免有些儿童吹嘘、渲染过去的劣迹,导致继续堕落,并腐败集体 3. 对儿童提出严格要求 批评自由教育论美化儿童天性,庇护儿童缺点 如果将儿童比作鲜花,教师、父母必须像园丁 对待儿童应恩威并施 如何对儿童提出要求 ( 1 )要求应具有坚定性和彻底性 ( 2 )要求应具有明确性和合理性 ( 3 )要求应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