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初等教育课程考核有关说明一、 课程考核有关说明 1. 考核对象比较初等教育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开放教育试点”研究项目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的一门必修课。凡参加该专业学习的人员,均要参加平时形成性考核和期末全国统一考试。 2. 考核方式 本课程采用平时形成性考核和期末终结性考试相结合的方式。考核总分为 100 分,平时形成性考核占总分 40%;期末终结性考试占总分 60%。总成绩 60 分为及格。平时形成性考核和期末考试分别以百分制打分,然后按所占总分比例折算,计如入总成绩。 3. 命题依据 本考核说明是根据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比较初等教育课程教学大纲、文字主教材《比较初等教育》(张民选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2004 年 6 月第 1 版)拟定的,考试命题以本考核说明为依据。 4.考核要求 学习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要求考生了解初等教育的演进过程及世界主要国家初等教育的制度;了解和掌握世界主要国家初等教育的基本状况和办学特色;学会运用比较的方法来研究世界初等教育的发展与改革;把握世界初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方向。 本课程的考试按照认知能力,分为了解、理解、掌握三个层次进行命题。各认知层次的含义如下: 了解是指对本课程各章教学内容中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要“知道是什么”,有较清楚的记忆,并能够准确地表述。 理解是指在识记的基础上,对本课程的基本理论、原则]规律和方法有较系统地领会与认识,“知道为什么”,对有关问题能够进行正确地阐释,也就是回答“为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 掌握是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提出自己解决问题的见解、方案,也就是回答“怎 么办”或“如何做”的问题 5.命题原则 (1)本课程的考试命题严格掌握在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的范围之内。 (2)考试命题覆盖本课程教材的 1—8 章,既要全面,又要突出重点。每份试卷所考的内容,应覆盖本课程教材所学内容的 80%以上的章节。 (3)试卷要含反映认知能力各个层次的题目。在一份试卷中,各层次题目所占分数的比例大体是:了解占 30%;理解占 40%;掌握占 30%。 (4)试卷题目的难易程度分为四个等级:即易、较易、较难、难。比例大致为易占 20%;较易占40%;较难占 20%;难占 20%。 试题认知能力层次和难易程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在每个认知能力层次中,都可以含有难易程度不同的题目。在命题中是二者兼顾,统筹安排的。 (5)各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