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的安全教育反思 在学校体育日渐受到重视的同时,对与学校、学生、家庭密切相关的安全措施问题的观注也上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因此,体育课课堂安全意识的建立以及一些运动项目教学相应的保护、帮助措施和方法成为广大体育教师高度重视的问题。如何做好体育课的安全工作,笔者认为应从安全意识、积极预防、精心组织、培养能力四个方面着手。 1 安全意识是基础 如何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提高安全性是摆在每一个体育教师面前现实性的问题。教师自己不仅要具有高度的安全意识,也有责任和义务帮助、教育学生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如:有的学生上课调皮,站队时相互推撞认为好玩,他们根本不知掌握力度和分寸,另外有的学生本身平衡协调能力就差,很容易因碰撞而摔倒,造成身体损伤等安全事故。为此教师就应迅速制止,并给予适当的批评教育,在让学生明白这一错误的行为可能发生不良后果的同时,使每个学生都意识到这是不安全的行为,杜绝同类事件再次发生。这样通过一些事件及时的教育和随时的提醒使学生从思想上引起重视,才能时时保持清晰的安全意识,不做有危险的事,防止安全事故发生。 2 积极预防是根本 体育课的疏忽大意很容易引起意外。为了避免这些事故的发生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体育活动的每一个环节都必须考虑周全,做好防范措施,提醒学生容易出现危险的环节要引起注意,并把危险尽可能地想到。对一些高危体育项目应特别重视和强调,如跳箱、跳山羊、铅球、标枪、足球、篮球等。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初次接受一个班级的时候,要从最了解学生的班主任那里了解每一位学生的特点及他们的身心健康状况、有无疾病史等。针对每位学生的实际情况,有计划有目的地安排教学内容,因材施教,力求做到每位学生每堂课都有进步。 3 精心组织是关键 3.1 活动前应及时了解掌握学生的身体状况。根据实际情况分配活动、选择合适的场地、安全的器材、学生的服装。体育教师还要认真备课,认真做好活动前的热身。 3.2 体育教师要做到课前安排好、协调好各个环节,处理好班与班、教学内容与场地之间的分配,使之互不干扰,又能充分合理地利用场地器材,同时要采取有效的安全防范措施。 3.3 活动后的安全不可忽视。首先要做好充分的放松活动,按照运动负荷的大小,适当选择放松时间,使肌肉松弛、心率平缓下来。另外,还要安排好学生注意器材的收回,保证学生安全离开活动场地。 4 培养能力是目的 4.1 指导学生活动卫生。体育活动总有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