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 一元路小学 李惠芳从教二十二年,教学方法千变万化,但我始终做到充分相信学生、尊重学生,深知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情感基础。在工作中,我们以真诚、平等的心态与学生相处,用我的真心换得了学生对我的诚意。在孩子心中,我们不仅是老师,更是一位可以信赖的大朋友。他们愿意把心里话对我们讲,学习和生活上有了困难愿意向我们寻求帮助,课堂上,我们的情感融入对知识的探索中,课堂气氛既严肃又轻松,大家积极思考,踊跃发言。甚至已经下课了他们也经常围着我问这问那,从孩子们的神情和言谈中流露出他们对科学知识的喜爱与渴求。我带的是一年级学生,由于年龄特征的限制,学生普遍存在着喜欢别人听自己说而不喜欢自己听别人说的问题。我就因势利导地开导学生,告之善听者往往也是善于思考的好学生。要养成善听,倾听的好习惯。并教给学生一些方法,如:(1)猜想发言的同学会说什么。(2)对同学的观点进行归纳。(3)想想看他说的有没有道理。这是一种十分有效的倾听方法,学生学会了先听后说,真正养成了倾听的习惯。我还指导学生倾听的姿势。手势或身体动作是最能反映一位学生是否在倾听。课上我对学生听的姿势给予认真指导。如:听同学发言时,要求学生眼睛看着书上或老师出示的教具,不看发言同学的脸,做到神情专一。如果同学的回答与自己的思考相一致,则以微笑、微微点头表示认可或赞同。学生养成了这样的习惯,老师可通过一目了然的观察,了解学生听课的质量,及时得到反馈信息,对师生双方来说都是好处多多。同时,我认为教师也要学会倾听。在新课程中,教师的角色会发生很大的改变,教师将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教师不再是居高临下的权威。在新课程中,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学过程不只是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的过程,而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课程变成一种互动的、发展的过程,教学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因此,现在的教学要提倡一种精神,那就是“要学会倾听”,教师要让学生认真听讲,首先自己应该学会倾听,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心悦诚服,才能事半功倍。正确适当地评价学生,也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因素,更是培养学生倾听的重要手段。在教学时根据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