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静结合课堂更精彩 刘影 安徽省淮南市第七中学 《2011 年版》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更强调媒体资源,因此,我经常根据自己的思路制作地理课件,在课件中可以加入视频、动画、歌曲等,在课堂上生动、形象的展示更多的地理信息,同时,与板图有效对接,动和静巧妙结合,共同辅助,学习更有效。案例:八年级上册《中国气候特征》(2013 年星球版),本节内容共有两大部分“季风气候显著”“气候复杂多样”,本节内容多,涉及地图数量大,学生自主学习难度较大,运用动画可以帮助学生化解难点。首先认真研读课程标准“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以及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其次结合八年级学生的学情“学生在七年级学习了世界气候,已经初步掌握了气候分布图、气候直方图等专题地图的阅读,因此,给学生提供与教材不同的图文资料,让学生自己观察归纳我国气候特征”。下面以“季风气候显著”为例说明。一、学习目标的制定阅读“中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图及相关资料,列表比较冬季风与夏季风的差异,说出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大致范围。指图说出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上的主要山脉,结合中国位置、地形图归纳我国季风气候显著的主导因素。阅读图文资料,说出夏季风对我国东部地区降水的影响。二、学习活动的设计看:播放歌曲《黄土高原》,自制 flash 动画模拟淮南某工厂烟囱在西北风吹拂下的烟雾方向和在东南风吹拂下的烟雾方向,让学生观察风向,并说出判断依据;说出冬季风向和夏季风向的不同,说出判断依据。在学生理解后,展示自制的中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 flash 动画图,由学生点击鼠标演示季风区、非季风区、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说:话说季风,学生说出自己冬夏衣服的变换,降水多少的体验,学校旗的摆动方向的变换……。绘:教师在黑板上绘出“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简图进行绘图指导。学生思考绘制内容的舍取、绘图的技巧、绘制的方法等。学生在指导下绘制简图并自己设计图例,展示学生优秀作品并说出他们的体会。赛:分七组进行填图比赛,由学生评出最佳组。教师精讲疑点:季风的概念、影响我国降水的季风指的是夏季风、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范围是按照夏季风影响的区域范围划分的。三、学习方法的指导学生同桌模拟冬夏季风、自制学具演示、绘制简图等方法,学生易于理解和把握。指导学生自己制作学习课件,在学校网络教室里让学生自己展示自己的作品,讲述自己的学习体会多媒体是辅助教学的,是教学手段和工具,多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