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中小学营养餐计划实施情况的汇报 按照原水县人大常委会年度工作安排,5 月下旬至 6 月上旬,县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委在副主任彭仁群的带领下,先后深入到教体局和往流镇、丰港乡等乡镇的乡中、乡小就我县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意见》和河南省实施方案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此项工作开展情况 我县营养改造计划从 2014 年秋季学期开始全部实行了食堂供餐,覆盖全县 33 个乡镇(街道办事处),共计 483 所学校,其中,学校食堂供餐 448 所,企业供餐 29 所,家庭托餐 6所。受益学生 15.1 万人,到目前为止实际供餐 160 余天。从实施的情况看,食堂供餐受到了学生、家长及社会的好评。我县作为全省三个试点县之一,也得到了省教育厅的肯定。 为了实施食堂供餐,各个学校校长亲力亲为,上下一心,群策群力,积极创造条件,在艰难中探索,也正是由于全体校长和老师们的同心协力,苦打苦拼,才使得此项工作在艰难中运转实施。 二、主要做法 1、统一思想,转变模式 我县营养改善计划从 2012 年春季学期开始实施,至2014 年春季开始全部实行的是课间加餐,由于品种单一,长期食用,学生产生厌烦心理和厌食情绪,造成课间加餐食品一定程度的浪费,不经济也不实惠。为了彻底扭转这种局面,县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领导小组研究决定,从2014 年秋季学期开始,营养改善计划全部实行食堂供餐。为了使这项工作能够顺利实施,县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领导小组先后三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和规范食堂供餐工作;并在暑假期间先后 7 次召开全县校长调研会、研讨会和动员会,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完善方案、及早着手、以确保按时开餐。 2、成立组织,建章立制 各个学校都成立了由校领导、后勤管理部门负责人、食堂管理人员组成的食堂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和由学生代表、家长代表、教师代表等组成的膳食委员会,全面负责学校食堂管理。根据上级文件精神,结合本地实际,我县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建立健全了岗位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做到层层把关、责任到人,以确保学生健康安全和资金安全。 3、明确责任,加强监管 县里把食品安全当作“红线”抓紧不放,把资金安全当作“底线”常抓不懈,把营养健康当作“生命线”狠抓落实。学校把食品安全和资金安全作为食堂管理的重点,实行校长负责制,校长是第一责任人,对学校食堂管理工作负总责。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