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教学大纲一、 课程概述1. 课程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组织行为学是现代管理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综合运用与人的行为表现有关的知识,专门研究各类工作组织中的工作行为规律性的独立学科。组织行为学并不是研究人的一般行为规律,而是集中研究在各种工作组织中人的工作行为表现的规律性,包括改进领导、激励员工、协调人际关系、提高组织效率等等。2. 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地位《组织行为学》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选修课。《组织行为学》的先行课是《管理学》。二、课程目标1.使学生了解《组织行为学》这门学科的性质、地位和独立价值。掌握这门学科的研究范围、基本框架、研究方法、学科进展和未来方向。2.使学生较为系统地理解组织行为学的主要概念、基本原理和策略,如关于个体行为、群体行为、领导行为、组织行为的理论。3.初步学会在具体的管理工作中运用一些具体的策略与理论,如大五人格模型、双因素理论等,以解决实际问题。三、 课程内容和要求这门学科的知识与技能要求分为知道、理解、掌握、学会四个层次。这四个层次的一般涵义表述如下:知道———是指对这门学科和教学现象的认知。理解———是指对这门学科涉及到的概念、原理、策略与技术的说明和解释,能提示所涉及到的教学现象演变过程的特征、形成原因以及教学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掌握———是指运用已理解的教学概念和原理说明、解释、类推同类教学事件和现象。学会———是指能模仿或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地完成某些教学知识和技能的操作任务,或能识别操作中的一般差错。教学内容和要求表中的“√”号表示教学知识和技能的教学要求层次。本标准中打“*”号的内容可作为自学,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要求或不布置要求。1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表教学内容知道理解掌握学会1 导论1.1 组织与组织行为1.2 组织行为学的发展阶段1.3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2 个体心理与个体行为2.1 关于人的理论2.2 需要、动机与行为2.3价值观与行为2.4知觉与行为2.5态度与行为2.6人格与行为2.7能力与行为2.8意志与行为2.9兴趣与行为√√√√√√√√√3 组织承诺与个体行为3.1 组织承诺的概念和结构3.2 组织承诺的形成3.3 组织承诺对个体行为的影响3.4 组织承诺在管理中的应用√√√√4 群体心理与群体行为4.1 群体的概念4.2 群体发展的阶段4.3 群体发展的特征4.4 群体内行为4.5 群体间的行为4.6 团队管理4.7 委员会√√√√√√√5 非正式组织及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