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课 连减和加减混合(连加、连减)二次备课教学内容:P27 及练习五第 1、2、3 题。教学目标1、掌握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的方法,灵活选用解题策略。2、通过创设情境,紧扣学生的生活经验开展教学,引导学生通过亲身劳动,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3、理解连加、连减的计算步骤和方法,增强观察意识。教学重难点:掌握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的方法,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用解题策略。教学准备:情境图,尺子,投影仪,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1.教师出示卡片,口算接龙。20 连续加 10,开火车说得数。95 连续减 5,开火车说得数。2.口算。10+30+50= 5+7+3= 80-20-40= 66-5-20=学生独立完成,明确:连加、连减运算是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计算的。5+7+3 有简便的算法吗?(我们可以先凑成十,再加上 5。)今天我们将学习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 1。(l)创设情境,列出算式。二(l)班学生在周末举行了一场摘南瓜比赛,这是三个组比赛的成绩。(教师出示表格。)请同学们观察表格,从表格中你获得哪些信息?(学生自由发言。)怎样求“一共摘了多少个?”怎样列式?引导学生列式:28+34+22=(2)探究计算方法。这道算式怎样计算?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经验回答:从左往右依次计算。你能列竖式吗?自己在练习本上试一试。(学生列式,教师巡视。)学生易得出:(见板书方法一)质疑:第二个竖式中的 62 是怎么来的?(第一、二两个数的和。)教师指出,简便写法有:(见板书方法二、三)教师指出:观察三个数,个位上的数有 8、4、2,这里哪两个数能先凑成 10(8 和 2),如果个位上的两个数可以凑成 10 的,我们计算时可以连着写,先算凑成 10 的部分,再加第三个数。(3)讨论方法一、方法二、方法三有什么不同?你喜欢用哪一种方法?为什么?(学生发表各自的看法。)教师总结:方法一在计算连加式题时,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第三个数,要注意计算第二步时,是把第一步计算的结果加上第三个数;方法二把算式连起来写,不仅可以少写一个“62”,比较简便,同时可以避免计算过程中抄错数,使计算正确、迅速;方法三,适用于三个数的个位可以凑成 10 的,可以把三个数连起来写,计算时一定要细心。(4)尝试练习。(选自己两题计算)54+20+16= 46+25+17= 7让 学 生 比 较 分开写 2 步竖式和连起来写竖式有什么区别。明确连起来的竖式更简单,平时我们应该用最简单...